珍珍是一个聪明活泼的小女孩,今年刚刚五岁,她总是喜欢在屋子里蹦来蹦去,还非常喜欢帮妈妈擦桌子,经常把水洒得满桌子都是,因此,总是惹妈妈生气。一天妈妈买了一些鸡蛋,正在厨房打开冰箱,往冰箱里放鸡蛋。妈妈把放鸡蛋的盒子从冰箱里拿出来搁在桌子上,从食品袋中挑出鸡蛋,然后将它们小心翼翼地放进盒子里。这时候珍珍伸手去抓盒子,也想帮妈妈把鸡蛋放到冰箱的盒子里。“别动!珍珍,”妈妈大声说道,“你太小了,会把鸡蛋打碎的,等你长大一点再帮妈妈吧!”珍珍撅起小嘴,一脸委屈地站在旁边看妈妈放鸡蛋。珍珍的妈妈因为担心摔碎鸡蛋而禁止让珍珍动手,只让她在旁边看着,这恰恰错失了一次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的好机会。不知道珍珍的妈妈想过没有,鸡蛋摔碎了还可以再买,可珍珍做家务的积极性一旦受到挫伤,那就不容易恢复了。一些家长往往出于爱护的心理,总是害怕孩子一不小心伤害到自己或者担心事情做不好甚至还会闯祸,于是便把一切孩子动手做家务的机会剥夺了。比如,孩子想要像大人一样去洗碗,便会得到“放下放下,别捣乱,等你大了再洗”等挫伤孩子积极性的答复。家长不要怕孩子做不好或出错,而是应放手让孩子大胆地去做,这样孩子才能由做不好到做得好。
小资料
爱做家务的孩子更易成功
据权威机构分析表明:家务劳动时间与儿童的独立性有显著关系,即儿童劳动时间越长,其独立性越强。美国哈佛大学专家们分析说,让孩子从小做家务,有助于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珍惜劳动成果、珍惜家庭亲情、尊重他人的优良品质。这样的孩子长大后自然比那些四体不勤的孩子更有出息。这些专家对纽约地区的456名儿童做了长达20年的跟踪调查,发现爱干家务的孩子与不干家务的孩子相比,长大后的失业率为1 15,犯罪率为1 10,前者比后者的平均收入高出20%。这些调查证实了家务劳动与孩子成长之间极其密切的关系。
家教故事
洛克菲勒家族的家教
美国“石油大王”约翰· 戴维森· 洛克菲勒,从小家教很严,靠给父亲做“雇工”挣零花钱。他清晨便到田里干农活,有时帮母亲挤牛奶。他有一个专用于记账的小本子,把自己的工作量化后,按每小时0.37美元记账,而后与父亲结算。这些事他做得很认真,感到既神圣又趣味无穷。更有意思的是,洛克菲勒的第二代、第三代乃至第四代,都严格照此办理,并定期接受检查,否则,谁也别想得到一分钱的费用。
洛克菲勒这样做并非因家中一贫如洗,也不是父母有意苛待孩子,而是为了从小培养孩子勤劳节俭的美德和艰苦自立的品格。那小账本上记载的岂止是孩子打工卖力的流水账,分明是孩子接受磨难和考验的经历!其实,不少发达国家,对待在校学习的孩子,要求也是非常“刻薄”的。在日本,许多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饭店洗碗、端盘子,在商店售货或照顾老人、做家教等,挣钱交学费、零用。美国人一贯教育孩子自主自立,七八岁的小孩就成了“小生意人”,出售他们的“商品”挣钱零用。美国中学生有个口号:“要花钱自己挣。”每逢假期,他们就成了打工族,学习自食其力。
5.节约环保,小鬼当家
诺曼· 卡曾斯:我们违背大自然的结果是,我们破坏了自然景观的美、自然动态的美和天籁的美。
南丁格尔:人生欲求安全,当有五要:一要清洁空气,二要澄清饮水,三要流通沟渠,四要扫洒房屋,五要日光充足。
生活写真
六岁的晴晴7点就起床了,因为今天是星期天,所以一整天都是由她来当家,要安排家人的一日三餐,还要做家务。她快速地刷牙洗脸后,就准备动手做早饭了。今天给爸爸妈妈做的是绿豆粥,晴晴熟练地淘米加水并添上绿豆,就把高压锅放在煤气罐上了。然后她迅速下楼买油条。晴晴特意拿了一个干净的环保袋,爸爸妈妈让她从小就形成了节约环保的意识,她知道最好少用或不用塑料袋。当她把自己亲手做的稀饭盛好端给爸爸妈妈时,他们都说味道很好,熬得不错。吃完饭,爸爸妈妈伸手去拿餐巾纸时,晴晴却给他们递上了干净的毛巾。“毛巾可以洗了再用,而餐巾纸却不能。”她笑着解释道。看到晴晴这么注意节约环保,爸爸妈妈相视一笑。吃完饭后,晴晴又熟练地把碗洗干净了。一天下来,晴晴在爸爸妈妈的协助下给家人准备了午餐和晚餐,还为家里扫地并做其他家务。晴晴今天真是忙碌而又劳累,但又感到十分开心。通过一天的当家,晴晴感受到了家长的不易,她表示以后一定要多帮爸爸妈妈做一些家务,分担他们的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