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894年9月17日中午,中国黄海大东沟,海风北吹。
广阔的海面上,大清帝国北洋水师主力舰10艘,成横队(雁行阵)排开,整齐的铁甲舰,像一条条准备出海的蛟龙,气势逼人。为首的旗舰"定远"号上,高大的桅杆上是两面彩色大旗,迎风飘扬,一面是大清国的鲜黄龙旗,一面是水师提督丁汝昌的五色提督旗。海面上,除了不时掠过的海鸟的叫声,军舰机器的轰鸣声,以及海浪拍打着船舷的排击声,一片寂静。
是那种大战前的寂静。
远处,西南方向,簇簇黑烟冉冉而起,海天之际可以看见另一支庞大的舰队。慢慢,越来越近,飘扬在旗舰上的太阳旗已经隐约可见,是日本的联合舰队。
亚洲最强大的两支海军将要展开一场以国运相赌的空前的海战。谁都明白此战的意义。
在大清帝国北洋水师旗舰上的飞桥上,靠前站着两个人,他们两个作为舰队的最高指挥,将决定这场战斗的胜败的关键,其中一个是我们熟悉的北洋水师提督,领尚书衔的丁汝昌,还有一个,是我们不熟悉的,一个高个子的外国人。
30分钟后,日本联合舰队摆出了战斗队形,呈单纵阵,逼近了北洋水师。
北洋水师立刻迎敌,旗舰"定远"位于中央,其余各舰在其左、右依次展开,舰队呈楔形梯队。
丁汝昌同时发布了第一道作战命令:
"各小队须协同行动;始终以舰首向敌;诸舰务于可能之范围内,随同旗舰运动之"。
12时50分,双方舰队相距5300米,北洋水师旗舰"定远"首先发动了攻击,主炮台上的大炮向日本联合舰队开火了。
12时53分,日本联合舰队旗舰"松岛"号开始发炮还击,"定远"号的主桅杆中弹,信号索具被炮火所毁,在飞桥上督战的丁汝昌身负重伤,被抬下了飞桥,同在飞桥上指挥的高个子外国人也受了轻伤,但他临危不惧,继续站在指挥台指挥战斗……
看到这儿,有的读者可能有疑问了,我们都知道甲午海战呀,怎么会有一个外国人在指挥呢?你是在杜撰历史吧?历史应该不是这个样子的呀。
其实,读者在上面看到的才是历史的真实情况。
这个高个子的外国人是德国贵族,德国皇帝威廉二世的外甥,德国陆军军官,他24岁时受李鸿章的邀请,来到中国,担任了李鸿章的军事副官。在华期间,他设计和建造了中国第一座现代化军港旅顺以及附属的炮台,中日甲午战争期间,他自告奋勇充当军事间谍,前望日本刺探情报。在中日战争的导火索--"高升号事件"中,他在"高升"号上与日本军人据理力争,并挽救了100多名中国士兵。大东沟甲午海战中,他与丁汝昌一起在旗舰上并肩指挥战斗,并英勇负伤。
他设计的厦门胡里山炮台,在1937年抗击日本侵略时,大炮打沉过日本的军舰。
他曾蒙慈禧太后的召见,被赏提督衔,太后甚至要给他黄马褂穿。
他最早提出建立新式军队的主张,是中国现代新军的设计人。
他教过大总统黎元洪骑马,是黎元洪的顶头上司。两人在天津是邻居。
他是袁世凯叔父的同事,袁世凯的教官,北洋的龙虎狗三杰是他的学生。
天津的劝业场,是他手下的伙计高星桥开的。他还是天津著名的起士林西菜馆的赞助人,利顺德饭店的大股东。
他开采了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煤矿--井陉煤矿,修建了东北第一条铁路。
在他办的报纸上,他的朋友严复发表了《变法五论》,英达的曾祖父英敛之崭露头角。
中国近代史上绝大多数重要人物都与他有着这样或者那样的关系,而在我们熟知的历史事件中,也都留着他的痕迹。
像是黄易的小说《寻秦记》的人物,但却是真实发生在100多年前的中国,只是,被我们遗忘了。或者说被我们有意无意地屏蔽掉了。这位传奇的人物就是德国人,我们故事的主人公,康斯坦丁·汉纳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