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再三,汉纳根接受了德璀琳的建议,给李鸿章写了封回信。信中说,自己父亲年纪大了,需要自己照顾,所以无法接受李鸿章的续聘。
在讲究孝道的中国,李鸿章是无法拒绝汉纳根这个请求的,于是,尽管十分遗憾,但李鸿章做事很漂亮,在汉纳根回国前,特别请旨,要求朝廷奖励汉纳根。在奏折中,他说,汉纳根"悉意讲授,使在工员弁匠役皆知其效,实兼总教习之功,于海防颇有裨助,现在差满回国,著有成劳,自应优加奖励"。
于是,朝廷又授予汉纳根二等三级宝星勋章一枚,并奖励2000两白银。
就这样,汉纳根带着两枚光闪闪的勋章、几千两白银的薪金,风光地回国了。他与中国的第一个10年之约结束了。
但恐怕汉纳根不知道,仅仅过了4年,他就又回到了中国,并亲身参与并指挥了中国近代军事史上最重要的海战--中日甲午海战,成为了那段历史的亲身参与者和见证人,就像本书开始所描述的那样。
中日甲午战争,可以说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次十分重要的事件,影响了中国以后的发展进程,怎么评价它的重要性都不为过。只看看清政府战败后签订的《马关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就可略知一二了。
《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它给近代中国社会带来严重危害,台湾等大片领土的割让,进一步破坏了中国主权的完整,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2亿两的巨额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同时,加速了日本军国主义的发展。清政府大借外债,列强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通商口岸的开放,使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允许在华投资办厂,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就是这样一个重要的事件,中国历史学界的研究可以说是汗牛充栋,但是在绝大多数的研究中,我竟然完全找不到汉纳根的影子,这个在甲午海战前亲自被李鸿章任命的海军总查,这个在"定远"号上与丁汝昌一起指挥战斗的德国军官。
仿佛没有这个人的出现,这种有意无意的回避导致了我们所知道的历史就像看的电影《甲午风云》那样,充满了革命的浪漫主义精神,但却没有反映历史的复杂性。它反映了历史,但没有反映全部的历史,而遗漏的部分,却可能是最重要的。研究我们遗漏这部分历史的原因,也是一个有意思的课题,就像我们为什么要回避在战争中外国人所扮演的角色,为什么要将几乎所有的在华工作的外国人都渲染成殖民分子。
在美国法庭上,证人们在做证前都要宣誓,宣誓的内容主要是两句话,第一句是:我保证我说的内容是真实的。第二句是:我保证我说出全部的事实。
有时候,第二句话的内容更重要。
下面,就让我们看看100多年前,发生在中国大地的,真实的、全部的甲午战争是个什么样子的,而汉纳根又是在其中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他又是怎么样险些改变中国历史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