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当时,汉纳根因为一再强调后路防卫,一些中国官吏说他是想中饱私囊。面对这种不着边际的恶意指责,汉纳根心里十分郁闷,感到中国环境的复杂。以后,我们会看到,"中饱私囊"这一罪状还会屡次加到汉纳根的身上。为什么每到与外国人意见不符时,外国人就会被扣上这顶帽子呢?更让人不可理解的是,到现在,我们有些历史读物中,在记载威海卫战役时,谈到威海卫失陷的原因,还说,由于"帝国主义分子汉纳根修筑的炮台没有顾及后路,导致日本军队从后面进攻,威海卫才最终失陷"。从文章中,我们看到汉纳根似乎是故意为之,好让日本军队入侵顺利。好在汉纳根留下了文字材料,才让我们明白当时的真相。
在当时,像袁保龄这些有事业心的中方人员,对此是明白的。袁保龄起初也不满意汉纳根的大手大脚,但后来,与汉纳根等西方工程人员相处时间久了,也就慢慢地理解了,他曾专门就这个问题有过书面说明:
但是,像袁保龄这样明事理的人太少了,更多的人是不断地猜疑外国人,他们固有的观念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他们认为,外国人到中国,就是为了利,因此常常与外国工程人员发生冲突。
在整个旅顺建设中,不光是汉纳根曾蒙受指责,到了后来,一些事情甚至把德璀琳以及整个德国技术人员都扯了进来。德璀琳甚至与李鸿章还闹了矛盾。
事情的原由是这样的:本来,在旅顺军港建设中,主要以德国技术人员为主,但到了工程后期,法国人全盘抢过了旅顺军港的承包权,让旅顺军港地原来以德国人为主的格局被破坏了。
当初,中国对于旅顺的船坞工程完全信赖德国帮办善威。袁保龄曾说:"旅顺工巨费繁,一切做法悉由洋人善威拟议。"
但是到了后来,由于购买工料的纠纷,以及用砖用石的问题,一直议论未决,而且善威对于完工的期限又迟迟不愿答复,于是袁保龄便想摆脱德国的控制,另找别国建设,他前往天津求助于周馥。经周、袁二人说服李鸿章后,由周馥出面召集各国洋商举行投标。看谁出的条件优厚,就让谁承建旅顺工程。
在投标会上,英国、法国、德国等承包商都投了标。结果,有的投标一百三十一万,但是没有担保;有的愿意承担此项工程,却不愿提出工程费的总数,以及完工的日期,同时也不愿在完工以后予以担保。只有法国公司不仅开价最低,而且愿意担保,于是最后法国人得标,获得了承建旅顺军港工程的建筑权。
中法旅顺工程合同,其原文今已无法看到。但是根据李鸿章的奏折,我们可以知道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法国的中标引起了德国人的失望与不快,毕竟,最初的勘察、设计等都是由德国工程人员来完成的。所以,当中国与法国承包商的合同签订后,作为德国利益的代表德璀琳的反应可想而知,据说他"怨谤形于词色,寓入时报,欲引起都中浮议而震撼之"。甚至德国的驻华大使巴兰德也以遣撤德员而向李鸿章提出抗议。尽管最后李鸿章说服了德璀琳等人,事情没有闹大,但由于是由法国人承包建设,而德国与法国素来关系不好,因此汉纳根等德国工程技术人员就逐步地淡出了旅顺的后期建设。汉纳根本人也基本上只是履行他作为李鸿章的军事顾问这一角色,一直到1890年,他与李鸿章签订的合同期满。
旅顺军港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次中外合作、共同努力建造的一个大型的工程,工程的最后建成,表明合作是成功的。但是在旅顺军港的修建过程中,在许多方面,像在港口的设计方案、理念、思维上,中方与外方人员产生了许多冲突。大而广之,可以说是中国近代现代化进程中,中外冲突的缩影。而从洋务运动失败的结果上看,西方的现代科技在与中国传统的思想相碰撞过程中,并没有取得成功。1900年,义和团的兴起,彻底昭示着洋务运动的失败,在外国人进入中国大陆几十年后,中国还会出现仇外、排外的思想。我们是否要反思一下,我们在引进西方先进技术的同时,还需要什么呢?
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德璀琳建议,汉纳根回国,在德国发展自己的事业,当然,有好的机会完全还可以再来中国发展,毕竟,他留给李鸿章的印象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