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节:好在历史是人民写的-采访刘少奇的夫人王光美、儿子刘源(2)

真情见证:开国领袖的亲情家事 作者:郭战平


王光美:对,1961年为了了解农村的整个情况,我和他一起去了湖南。在那里先住在养猪场,后来又住在他家的那个老屋。那时候,农村搞得挺困难的,他找了一些老百姓,主要是想了解真实情况。

当时我们已经知道咱们国家比较艰苦,但是去了以后觉得这些乡里乡亲过得比他想象的要苦得多。他每天都跟人见面,跟人聊天。我有时候在旁边记,而且他写东西我就在旁边看。反正当时就是了解农村的困难,有三年灾害的困难,有工作上的缺点,有好多不合理的事。

刘源:当时爸爸去了湖南我是知道的,但是他的心情,他的体会我就不了解了。到湖南调查之前,他对底下的事有所了解,知道有很多不正常的情况。他到农村调查给他的是一种直接的体验,我想对他的冲击很大。因此他下决心了解当时困难的情形对国家的影响。

他刚一下去,就按照八路军的做法,借门板,铺点禾草,尽量不打扰老百姓,不住招待所。结果到了农村呢,经过“大跃进”呀,拆村并屋把很多房子要不拆了当猪圈了,要不沤肥了,要不就把一些房子的木材拿去大炼钢铁了,老百姓根本就没有地方可住,所以想住老百姓家也没法住。然后就在县里转,当时有个万头猪场,说是万头猪场,其实就有两三头猪,他一看,说就住这儿吧。随从下乡的警卫人员都说,这么脏怎么住?他说,打扫一下,不就可以住了吗?然后就住了下来,就是最有想象力的文学家也想不出来,国家主席下乡只能住猪场。

打扫打扫,大家就都住下了。住下来以后,就把门板摘了下来,去找稻草,却找不到稻草,这事儿又给他一大触动。你看,老百姓家没法住,住到猪场里,摘门板,铺禾草,就是战争年代里还有禾草铺,现在是在鱼米之乡,居然连草都找不到,有的烧了,有的烂在地里了,集体化后根本没人管,这对他又是一个很大的冲击,他感到很震惊。

最后他走街串户访问老乡家,听了很多人给他介绍情况,有的人给他说了两三句,也有的一句都不敢说,他就反复动员他们,让群众一定要讲真话,讲情况到底是怎么样的。

记者:解放后,刘主席的六姐、七姐都来看过他,听说他们之间的关系非常好,还开玩笑说,别看你当大领导了,小时候我还打过你屁股呢。这次回家少奇同志是不是也看望了家人?在当时的情况下,国家主席的亲戚、家人的生活境况怎样呢?

王光美:他这次回家看了他的六姐——刘尚德。少奇在家排行老九,她排行老六。他这个姐姐从小就非常苦。我还买了两斤糖、几斤米和一些饼干带去,我知道她们也很困难。去的时候也没事先打招呼,走了大概有七八里地吧,有人带路,带到我那个六姐家里。正好她的女儿在,叫鲁新秀,她一下子认出来了,说,舅舅来了,就赶紧把我们拉到屋里。我那个六姐那时已经饿得躺在床上,她女儿就说,娘啊,您天天念叨舅舅,他现在回来看您来了。但六姐根本就不认识他了,饿得已经麻木了,少奇喊她她没有什么反应。

我觉得那场面挺尴尬的,就问,新秀你爸爸呢?新秀快人快语,说,别提了,舅母是个大善人,上个月寄来100块钱,我爹特高兴,拿那100块钱去买了个熟的猪头,到家就吃。没想到年岁大了,饿得又久了,肚子抗不住,一下子拉肚子拉死了。我们当时都哑口无言。然后新秀又说,我母亲说了,死了好呀,总算不是饿死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