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节:好在历史是人民写的-采访刘少奇的夫人王光美、儿子刘源(4)

真情见证:开国领袖的亲情家事 作者:郭战平


我,我妹妹,我姐姐,还有我哥哥都去看了,回来中午吃饭的时候在饭桌上都特别兴奋,讲厂甸多么好玩,有大糖葫芦、小风车、各式各样的小用品、小泥人,这些我们都没见过,还有什么炸油饼,各式各样的小吃,特别热闹。

我们说得很高兴,我爸爸正在吃饭,忽然把筷子一放,说下午我也去看看。当时我们都很吃惊,我母亲也很吃惊,说,那好啊。下午我们就坐着车去了,车停在远处,父亲跟大家一起走进去了。走进去也是这个东西摸一摸,那个也看一看。他带了一个口罩,但那个口罩较小,不能盖住全脸,我们可以看出他非常地高兴,可以说在我的印象中,那是爸爸笑得最开心的一次,我们甚至都能听到他笑的声音。

我们跟他一块走,大家都非常地欢乐非常地高兴。我现在体会到,看到国家的经济恢复,看到人民喜气洋洋,看到市场的供应好转,他就高兴。所以我觉得,领袖处理亲情的方式和大家不同,包括我所了解的毛泽东、周恩来、朱德,还有现在的一些领导人,他们首先考虑的是国家和人民。

刘家有份成长时间表

在中南海,刘少奇家是一个大家庭,这个大家庭的幸福和谐是有名的。刘少奇共有9个儿女,他们中有少奇同志与何宝珍烈士的三个孩子刘允斌、刘爱琴、刘允若(毛毛),少奇同志和第二位夫人的两个孩子刘丁丁、刘涛涛,少奇同志和夫人王光美的孩子刘平平、刘源、刘亭亭、刘小小(刘潇潇)。

刘源说:如果他们这些孩子曾经享受过什么特殊的话,那就是得到过一些特殊锻炼的机会。磨炼使他们自强、自立,在离开父母、孤立无援的日子,在走过几十年风雨人生后,每个孩子都深深地感谢父亲和母亲给予的这些人生财富。

记者:在中南海,据说你们家有两个地方出名,一是大家庭的幸福与和谐,二是父亲对孩子们出奇地严格。

王光美:少奇严于律己,对我也严,要求孩子也严。在生活上,首先他自己就是十分艰苦的,他的工作是负担最重的,工作量非常大,经常要过半夜,两三点睡觉,我们的工作人员就只有一个人,没有人倒班。所以每天吃过饭,我把剩下的饭放在冰箱里面,在他的值班室外有一个电炉,晚上12点以后我就把剩饭给他煮一煮,多少年都是这样。有人说我是“烩饭师傅”就是指这个事情。这样大家方便,保证了吃饭的吃饭,睡觉的睡觉。

少奇办公室铺了地毯,他让揭了。他觉得地毯挺贵的,地板挺好的,那时他年纪不太大,不用铺。

从小学我就骑自行车,平时我出门一直骑自行车,跟他出访才坐车。后来工作了,我也骑车。记得那年到清华工作组的时候,我每天骑车从中南海到清华,后来贺老总说我从中南海骑到清华,太远了,他就给我找了一个地方住,从那儿骑车过去。

我们家孩子多,少奇又不让领补贴。那时候有很多故事,工作人员瞒着我们给每晚6角钱(两人)夜餐费补贴,后来少奇发现了,很生气,说那不行,要退还,从工资里扣。一退还,家里就更困难了。

那时家里有一个小铁箱(黑色),每个月的工资都放在里面。我当时的工资少,122元,少奇400元,哪些是给学校的,哪些给外婆的,都记得很清楚,反正过得挺有计划的。

记者:听说你们家有一个特殊的时间表,是父亲专门针对孩子们的成长制定的,他要求你们9岁必须学会游泳,学会骑自行车,13岁开始下乡劳动,每年逢暑假寒假必须到农村、工厂劳动,到解放军连队锻炼。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