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在山西省洪洞县贾村附近,南同蒲铁路西侧,有一处浓荫盖地、槐柳相间的树丛。每年,这里都游人不断,名声传遍五湖四海。这里就是数不清的亿万人的“故乡”——洪洞大槐树。对于这棵大槐树,数百年来,黄河下游的村村寨寨,甚至更广泛的地区,一直流传着许多有趣的故事。在晋、冀、鲁、豫、皖等省,还有首都北京附近,还常常可以听到这样的歌谣:“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问我老家在哪里?山西洪洞老鸹窝”。一棵槐树成了亿万人的“故乡”。
走西口
走西口大概是从明代的中期开始到清朝末年,其中的高潮在明末清初,这个时候数量最大,前后持续了将近300年。走西口有两种情况。一是由于山西当时人口比较多,生活比较困难,于是人口外迁;二是由于当时内蒙这一带边防的需要。有一部分人走西口,比如在明代中期时候西迁的晋商,他们是为了到口外发展商业,发展贸易,以至于到后来的票号。
“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实在难留……”一曲荡气回肠的北方民歌《走西口》,引发人们对先辈哀伤离愁“走西口”往事的追忆。然而,遥望万里长城九重关何处是“西口”,历来坊间众说纷纭,学术界亦有争论。在一次山西省右玉县举办首届晋商与西口文化论坛上,经国内史学家论证,将明清古道的“西口”定在塞上雄关杀虎口(今山西省右玉县北,明称杀胡口)。如今,以前西口出去的人们纷纷踏上寻根访祖的路。在山西省河曲县至今还完整保留着走西口时必经之路“西口古渡”。走西口年代的民歌也流传至今,叫“二人台”,听一首“二人台”走西口,不难体会出那当年走西口时的悲离之情。
湖广填四川
“湖广填四川”是在明末清初的数十年间,四川由于战乱、瘟疫及天灾接踵而至,境内人口锐减,耕地荒芜。清政府为了解决四川劳动力和生产粮食的问题,采取的“移民垦荒”的举措,在大半个中国推行了移民填川政策。
在中国移民历史上,清代前期的“湖广填四川”是历史上引人注目的重大事件。《四川通志》:“蜀自汉唐以来,生齿颇繁,烟火相望。及明末兵燹之后,丁口稀若晨星。”四川之所以要“填”,是人口极度稀少,需要充实。明末清初30年战乱,四川最惨。1644年,张献忠率领农民起义等入川,12月称帝建立政权,国号“大西”,定成都为“西京”。四川成了四战之地:明军滥杀,清军滥杀,地方豪强滥杀,乡村无赖滥杀邀功,张献忠也有滥杀之嫌。继而是南明与清军的战争,还有吴三桂反清后与清军的战争。四川人民遭到了一次次的战乱和屠戮。据官方统计,1668年四川成都全城只剩下人丁7万人。从一些州县的户口存损比例可见,原有的人口只剩下10%或20%。四川全省残余人口约为60万人。
这次大规模的移民运动从顺治末年开始,一直持续到嘉庆初年,前后长达一百多年。其中,康熙中叶至乾隆年间是这次移民运动的高潮,四川人的祖先,绝大部分是在这时候背井离乡进入四川的。虽然当时共有十几个省份的移民被卷入这次移民浪潮,比如湖北、湖南、广东、江西、福建、广西、陕西、贵州、云南、山西、河南、山东等,但因为当时移民入川的外省人以“湖广籍”最多,因而这次事件被历史学家和民间命名为“湖广填四川”。所谓“湖广”,是指湖北、湖南两地。在明清时期,湖南、湖北合称“湖广省”。
下南洋
南洋的地理概念主要是指包括当今东盟十国在内的广大区域。而广义的南洋还包含当今的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附近的太平洋诸岛。由于地缘上的毗邻关系,东南亚成为中国移民的迁徙地和避难所。因此这种迁徙历史上称为“下南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