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八、宝宝的常见“坏习惯”(2)

娃的问题咱不怕 作者:松婀鹂


耍赖

一次,两岁多的况子生病了,正在上班的妈妈请了假前往幼儿园,抱况子去医院。况子发现不是回家的路线,扭着小身子挣脱妈妈的怀抱,就势躺下来,哭着闹着:“不去医院!不去医院!”妈妈只好指着旁边的小超市问他想要什么,企图转移他的注意力,但根本不管用。况子似乎知道妈妈会心软,他必是赢家,态度坚决,眼睛闭得紧紧的。最后妈妈只好向他妥协了。这时的况子提出更无赖的要求,不上医院并且还要去超市买玩具。

家长对策

差不多每位妈妈都被宝宝要挟过。宝宝虽然年龄小,但都是敏感的小家伙,拿捏妈妈的分寸总是恰到好处。妈妈哪里出了问题让宝宝钻了空子呢?很多时候妈妈过多地告诉宝宝不要做这不要做那,有些的确是需要及时制止的,有些则没有必要,因此当宝宝出于自身本能想拖延时间时,无关原则的小事妈妈不会认真追究,任由宝宝进行下去,这就导致了宝宝耍赖行为的开始。接下来妈妈又在原则问题上让步,更进一步巩固了宝宝的耍赖行为。

面对宝宝的耍赖行为,妈妈可以用宝宝平日里感兴趣的话题,转移宝宝的注意力。当宝宝哭闹情绪过激时,妈妈可以采取冷处理的办法,等宝宝情绪发泄之后再平静地与宝宝交流,为下次宝宝的行为改变打基础。有的妈妈宁可丢丑也要众人面前教子,目的是为了不娇惯宝宝,但这样做只会让宝宝一时屈服于家长的强势,其实极大地刺伤宝宝的自尊,也有可能会让宝宝变得更加逆反。因此应该改为背后教子。讲宝宝能接受与理解的小故事,妈妈可以将自己的教育观点融入进去。看到宝宝点滴的进步,要进行正面强化表扬。

喜欢玩小“鸡鸡”

平凡爸爸家里兄弟二人,平凡爸是弟弟。伯伯家生的是一个女宝宝,平凡的爷爷奶奶虽然表现得极其喜欢小孙女,但随着平凡的出生,一家人重男轻女的思想还是显露出来了。尤其是平凡的奶奶,有事没事地端详着平凡的小“鸡鸡”,看不够,还要趁给平凡换尿布的时候摸几下。平凡的伯伯也如此,毫不掩饰对侄子的喜爱,在平凡似懂非懂的年龄就喜欢在平凡的小“鸡鸡”处比划:给伯伯揪一个“鸡鸡”吃!

平凡开始关注自己的“宝贝”了,经常去揪自己的小“鸡鸡”,然后“啧啧”地模仿着他伯伯喊“香”。面对平凡的“小把戏”,奶奶与伯伯更是喜欢得不了,平凡妈妈与爸爸却担心起来。平凡爸爷爷向奶奶和伯伯表达自己的意见后,这两位长辈倒是没再有逗宝宝的行为,但平凡却对玩小“鸡鸡”乐此不疲。每当家长看到时,就帮他把小手拿开,一遍遍地告诉他这样不好。但平凡似乎听不懂,他爸厉声吓唬过他,聪明的平凡再玩小“鸡鸡”之前会先看看爸妈的脸色,或者偷偷在背地里玩。气得妈妈直冲爸爸喊:“不许吓唬宝宝!都是你惹的祸!”

家长对策

本来没有留心、在意甚至不在宝宝注意范围内的事,如果大人特意去关注,强化,就等于让宝宝被迫注意它,增强对它的印象。案例中平凡的长辈的做法就是如此。大人要以平常心对待宝宝隐私。无论出于哪种原因,宝宝喜欢触摸自己的生殖器,妈妈都不要联想太丰富,甚至与道德扯上关系。宝宝没有性意识,但能体验到触摸敏感部位带来的快感,家长紧张过分的语言会加重宝宝强烈的好奇心,增强管教难度。不要让宝宝感觉到他人对生殖器的关注。现在始作俑者奶奶与伯伯已经停止这样的行为,爸爸和妈妈对待此问题不要过度紧张,不可以吓唬宝宝,更不要当着宝宝的面因为“小鸡鸡”问题发生争吵。培养宝宝健康的兴趣与爱好,让玩具、图书取代玩小“鸡鸡”的乐趣。当宝宝有玩小“鸡鸡”的行为发生时,妈妈利用宝宝喜欢的东西或游戏来转移宝宝的兴趣点。

爱心小提示:

为了熟悉家里这个没有说明书的小家伙,父母要尽快用心地去学习育儿知识,掌握亲子艺术。如此,当小家伙用坏习惯为难父母时,父母会及时查出问题类型,从从容容地解决问题,并开发宝宝的内在需求,将坏习惯冷却、淡化,将暂时的“坏习惯”转化为伴随一生的好习惯。

宝宝有难缠的问题时,家长先别恼火,尽快地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查找到问题根源,相当于问题解决了一半,接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家长率先改正;还有,家长与其见招拆招被动地遏制坏习惯,不如有策略地帮宝宝建立好的习惯。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