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在一本教育杂志上,看到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读三年级的小女孩,因为家里穷,从小学一年级到三年级,都是用的妈妈缝制的旧书包,书包已经破了几个小洞。
而别的同龄孩子,大多数人每学期都会有新书包,相比之下,小女孩有些自卑,同时也十分羡慕,就央求妈妈也给自己买一个新书包。
女孩的妈妈非但没满足她的要求,还把小女孩痛骂了一顿,说她不懂事,不理解大人的辛苦。
其实,小女孩是知道家里没钱的,也清楚父母挣钱很难,所以这几年来第一次张口向妈妈要书包。
小女孩从妈妈那里没能满足这个需求,她想到了偷同学的钱,结果在偷钱时被同学抓住。
从此,小女孩被扣上了小偷的帽子,同学们讨厌她,老师也不愿答理她,小女孩变得更加自卑,见了什么人都低着头,不敢正视别人。
这个故事给我的触动很大。由于妈妈没能满足孩子的正当需求,同时又没对孩子的心理进行及时疏导,结果很可能因此毁掉孩子的一生。
孩子要书包、本子、笔等类似物品,这些都是孩子的必须用品,即使物质条件不够好,也要满足孩子的这些正当需求。实在没有能力的话,也要同孩子做一次深入的沟通,让他了解家庭的状况,给孩子找一些别的东西代替。
否则,孩子有可能会因为正当需求得不到满足,走上偷摸抢劫的道路。
周六下午,我想去买一个刮胡刀,便带着桐桐一起去商场。
走着走着,我发现桐桐的脚步慢了下来。回头一看,桐桐已经离我十多步远。她一边瞟着前面的我,一边盯着柜台里的芭比娃娃。
我知道,桐桐是想要芭比娃娃了,但因为家里有了一个,她又知道我是不会满足她非分要求的,所以才没好意思张口。
“桐桐,快点走。”我装作什么都不知道。
“好。”桐桐回答,但是脚步却不向前挪动。
我折回到桐桐的面前,她听到我的脚步声在面前停住了,眼睛盯着芭比娃娃更是一动不动,示意我她十分想要。
“桐桐,干什么呢?”
“爸爸,我想多看芭比娃娃几眼。”桐桐说得很可怜。
我心里暗笑桐桐鬼点子多,但是不当的需求,我是坚决拒绝孩子的。所以听完桐桐的话,我没有吭声,只是看着桐桐。
桐桐见自己装可怜没有打动我,又说:“爸爸,我的画笔用完了。我不要芭比娃娃了,你给我买一盒画笔好吗?”
“好,爸爸这就去给你买画笔。”我知道桐桐的画笔快用完了,于是爽快地答应了她。桐桐这才恋恋不舍地跟着我往前走。
孩子会有很多要求,其中一部分是正当的需求。你首先需要区分出孩子的要求是不是正当的,是的话,就想办法满足孩子;不是,不管多么富有,决不能对孩子迁就。
否则,孩子的要求就会变本加厉,还会滋长出许多恶习,从而阻碍孩子的健康成长。
孩子有外在的正当需求,也有内在的正当需求,如被尊重的需求,倾诉的需求,与父母在一起的需求等。对于孩子这类内在的正当需求,很多父母很容易忽视,我也是一样。
有次,我出差了几天。回到家,桐桐瞅见我,丢下玩具就朝我跑来,嘴里还喊着:“爸爸,这几天你不在家,我都想死你啦。”
我摸摸桐桐的头说:“爸爸也想你,去玩吧。”我有些累,准备好好休息一下,就想把桐桐支开。
“不,我不要玩,我要和爸爸待在一起。”桐桐腻着我不走。
我把行李放到屋里,冲了个澡,想睡一觉。桐桐跟在我的身后不走,我有些烦了,喝道:“去玩!不要打扰爸爸。”
说完,我就躺下了,一会儿就进入了梦乡。
醒来的时候,我发现桐桐坐在小板凳上,趴在我床边睡着了。
我急忙把桐桐抱起来,放到床上。桐桐醒了,对我说:“爸爸,我不想打扰你休息,我只想和你多呆一会儿。”
女儿的话让我心疼。我把她紧紧地搂在怀中说:“我们这就出去玩,今天一天都不分开了,好吗?”
“好!”桐桐高兴地拉着我的手下了床。
孩子的外在正当需求,如果你没给予满足,孩子可能会伤心一阵子;孩子的内在正当需求,如果被你忽视,可能他会伤心一辈子。
所以,无论孩子外在的正当需求,还是内在的正当需求,你一律都要重视,并且尽量去满足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