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郎咸平正在从学术转向媒体

反思中国:我们做错了什么 作者:(美)克里斯托夫·金


 

“郎咸平签约演艺经纪公司全面进军娱乐界”的报道已经出现。

用他自己的话说,“在美国的时候,做最尖端的学术研究,学术也是做得非常杰出的。当时就有一种无病呻吟的感觉,因为太尖端太抽象了。你要说对推动社会进步有没有价值?有。对提升整个人类的智慧有没有意义?当然有。但是我发现我好像已经不太喜欢了,而且我也做了这么多年了,是不是可以考虑转个型?后来事实证明我有这个天分,你看我今天讲的观点仍然很新鲜,别人还是说不出来。”

郎咸平想到哪干到哪,谁也挡不住。

一个没有争议的东西必然平淡无奇,固步自封。

郎咸平现象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代表着中国三十年改革开放的进步,象征中国人民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思想,大鸣大放,百家争鸣。

没有郎咸平的经济擂台将缺乏火药味的头脑风暴和思想碰撞,是毫无新意的一潭死水,是无人涉足的沼泽地带。

中国需要郎咸平,李咸平、张咸平…… 

中国老一辈经济学家吴敬琏痛陈股市的种种弊端,同样招来许多非议和个人抨击,因为他触到了中国股市之痛、中国体制之伤。郎咸平更有过之无不及,其大胆言辞在一定程度上与吴老当初与股市之争似有异曲同工之处。

郎咸平就是这样一个备受争议的汉子。

当他以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的身份进入中国内地时,就像路见不平的大侠横空出世,仗义执言,无情揭露国企的腐败,必然触发强烈地震。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又爱又恨,爱者尊其为“郎监管”,恨者斥之为“狼教授”。 

郎咸平现象实质上是现代媒体推波助澜的必然产物。

但在今天,学者醉翁之意不在酒,利用媒体提高知名度后反而唯利是图,对推动社会发展和保护人民利益袖手旁观,毫无建树。因此,中国经济学界逐渐成为一批媒体经济学家逐利扬名的大舞台,只说不做智囊空空,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相比之下,郎咸平敢于尖锐批评,强势出手,勇气可嘉。 

在每一个国家的探索发展过程中,对新事物、新思想、新人物的强烈争议不可避免。如果只是一味歌功颂德,和风细雨,那不仅于事无补而且对国家的未来持续发展隐患无穷,有百害无一利。对于体制改革过程中的问题,中国政府开明开放,鼓励中国学者秉持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客观立场,体现了中国有一天参与引领世界的全球视野和宽广胸怀,难能可贵。

在风云变幻、日新月异、危机四伏的世纪,静悄悄的变革已经成为历史,远远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要求,一不留意就可能被历史的车轮所淘汰。因此,取而代之的变革理应是集思广益,大刀阔斧,高瞻远瞩,轰轰烈烈。

郎旋风经久不衰才是好事。

他从一个侧面证明,这股来自民间的自由声音和监督力量具有一定的民意基础,并非动摇国家根基和危害社会稳定的洪水猛兽。这股力量还是中国社会进一步发展的正面动力,亟需得到更多人的理解、宽容和尽可能的支持。

这是一股应该永远生存下去的新兴力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