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提出的条件是,要带一支德隆老团队来;团队待遇维持原德隆水平不变;而且这支团队不能纯粹打工,一定要有相对独立平台,不受"飞天系"任何一个人领导,就只听王世渝的,而王直接与邱对接。如此苛刻的条件,邱忠保一口答应。
这支"德隆系"团队准备在"飞天系"体内大动手术,经过调研,他们提出了一个方案,最核心归纳为八个字"健康生存,科学发展"。邱听了很兴奋,对王说:如果德隆不出事,把你们请过来是想都不敢想的事,真是上天给我的机会!
然而蜜月期很快结束,德隆系的人发现根本无法推进方案,只要下探一点,就进入由债务、抵押、担保一环扣一环的迷魂阵。单独每一块资产虽然都有价值,但在最初获得这些资产的时候,法律、财务上都留有瑕疵。和德隆一样,飞天系也存在短融长投的死穴,而它的规模虽然比德隆小得多,错综复杂程度却在其上。
当革命革到自己头上时,邱根本不愿交底,更不用提授权,允诺的独立操作空间也无从兑现。半年后,王世渝带着这支团队黯然撤出。
他再也不想遇到类似邱忠保这样的老板。这一时期,他还有意涉足德隆时代就曾研究过的房地产投资私募基金(REITS),曾就此与香港铜锣湾百货董事长陈智,及万达董事长王健林接触,但终无果。后又计划与刘永好合作,新希望集团当时刚控股了福建联华信托,王世渝觉得在这个平台上可以操作REITS,刘永好也颇感兴趣,希望王及其团队能加盟。只是,新希望所提供的待遇与德隆相去甚远。"做实业的所愿意支付的待遇,差不多只有做金融的愿意支付的一半。"王摇着头说。
2005年年末,当王世渝还焦灼于REITS时,偶然与曾任德隆国际战略投资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向宏聊天,碰撞出一个想法。德隆的悲剧令他们感触到,民营企业做大后很难生存,国有企业又难有民营企业的激情与活力,能否设计一个国有资本与民间资对接的平台?这一想法后来演变为全国工商联所支持的"光彩49"集团。
"光彩49"亦有德隆身后的"试管婴儿"之称。2004-2005年,时逢民营企业大溃退,德隆系、格林柯尔系如流星般陨落,飞天系、朝华系、鸿仪系、迪康系、斯威特系危机四起,社会各界都在反思民营企业的内部治理与外部生存环境。"光彩49"最初的雄心是建立一种民营企业危机自救机制,以49家民营企业出资,每家股份均等,再由"光彩49"与国有资本合资。"我们就扮演'49'的角色,不去控股,不占51(%)。"
王世渝的第一个拯救对象,不是别人,正是邱忠保。邱之前不愿壮士断腕,已错失了种种重组的良机,王称邱在2005年度过了有生以来最受煎熬的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