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次战争中,德军首次实施"闪击战",显示了坦克兵团在航空兵配合下实施大纵深、快速突击的巨大威力。为了冲破敌方防线和扩大战果,德军还首次使用了重兵快速兵团--坦克师、坦克军和摩托化军,与航空兵密切协同作战,扩大了进攻战役的纵深,提高了进攻战役的速度。
精彩旁白:希特勒在德军统帅部会议上说:"我将提出发动战争的理由,不管讲得通讲不通。事后没有人会问胜利者当初讲的是不是真话。是非问题无关紧要,要紧的是胜利。"
--(法)亨利·米歇尔著《第二次世界大战》
8.奇怪的战争
从1939年9月3日英法对德国宣战到1940年5月10日德国进攻法国,长达8个多月的时间里,英法两国一直按兵不动,宣而不战,西线的欧洲异常平静。英国人称这段时间为"假战",法国人称之为"奇怪的战争",德国人则称之为"静坐战争"。
波兰战役爆发之后,英法两国在西线部署了115个师,而德国只有23个师,希特勒正在东线集中兵力进攻波兰,西部边境"只是一道纸屏"。如果英法真诚援助波兰,立即从西线进攻德国,那么德军将陷于腹背受敌的不利境地。但是,死抱着"绥靖政策"不放的英法却只求西线无战事。
对此,希特勒早已算定。在闪击波兰的前夕,德国陆军参谋总长哈尔德就在日记中写道:"元首很放心……他估计法国人和英国人不会进犯德国本土。"同时,希特勒也指示西线德军要极其慎重行事,"第一枪只能由敌人先放。"
而英法两国也根本就无意主动进攻。为了保证不出事,德法的士兵都用高音喇叭相互宣传,请对方放心自己绝对不会先开第一枪。有些地方的军队甚至大摇大摆地到河里洗澡,若无其事的士兵还用法国葡萄酒交换德国啤酒。英法飞机每晚都要在敌境内丢下许多东西,但不是炸弹,而是给熟睡中的德国人扔下成吨成吨的和平传单。
对于这种奇怪的战争场面,当时在战地采访的法国记者多热莱斯写道:"那里的宁静气氛令人惊讶。驻守在莱茵河畔的炮兵悠闲地观望着德国运送弹药的列车在河对岸来往行驶,我们的飞行员从萨尔区工厂冒烟的烟囱上空飞过也不投掷炸弹。很显然,最高统帅部最关心的是不要打扰敌人。"
为了帮助无所事事的前线士兵摆脱无聊和空虚,法国政府于1939年11月21日在军队中设立了"娱乐服务处",负责组织前线军人的娱乐活动。11月30日,法国议会讨论了给士兵们增加酒类供应的问题。1940年2月29日,达拉第总理签署了一项"供作战部队用"的扑克牌免税法令。随后,又为军队送去了一万个足球。
军队的娱乐有政府的照顾,而法国老百姓的又有谁管呢?经过了1939年严酷的冬天,许多法国家庭都因为有人被征兵而发生了经济困难,只有公务员和军火工厂的工人还能照常拿到薪水,勉强度日。空袭的警报往往平白无故地把城市居民从睡梦中惊醒。地下室已经改成了防空掩蔽所,纪念碑用沙袋加以保护,人们背着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用的防毒面具四处游荡,内心了充满了恐惧与空虚。
公众渴望听到爆炸性的新闻,因此各种荒唐的谣言满天飞。由于政府严厉管制新闻,人们转而收听外国广播,尤其是"德国电台的那个法奸"费尔多纳的广播,此人宣称:法国被背信弃义的英国拖进了战争,英国人不打到法国人都死光是不会罢手的。
实际上,英国人也不想打仗。张伯伦首相就多次表示,英国不是在对德国人民作战,"我所希望的并不是军事胜利--我对这种可能性也深感怀疑--我希望的是德国内部的崩溃。"。
遗憾的是,"德国内部的崩溃"等来等去一直也没有出现。相反,获得一连串的侵略成功之后,希特勒在德国的威望越发如日中天,一呼百应了。
与英法两国的莫名其妙和无所作为相反,希特勒对自己的战争目标和现实形势都有非常清楚的认识。早在波兰战争结束之前,1939年9月27日,他就对德军下达了准备在西线发动进攻的命令。他明确指出:"战争的目的是击溃法国,并迫使英国投降,"从而在欧洲确立德国的霸权地位。同时,他也明白:"时间总的来说将不利于我们。敌方的经济潜力比我们大……因此要向西方进攻,越快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