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说,奕华身上嫁接了两个女人的基因。这样的嫁接让母亲暗自愤懑又忧伤--无可奈何。
奕华跳起了芭蕾。在学校宣传队,她与高中的同学一起跳,跳白毛女和吴清华的B角,基本是在台下坐冷板凳的,如同球场上的候补队员。而A角的“大春”或“洪常青”其实都更想与她跳对手戏,暗暗盼着A角的“白毛女”或“吴清华”不幸崴脚受伤之类的。那时的奕华便意识到,自己是那种容易引发战争的女人。这种女人来到世界上一颦一笑,总是带着邪气和不安定,由此影响周围的动荡。人物称她们为蝴蝶女人:她们不过是振动了一下自己的翅膀,却给远方带来灾难。
学校创作了小舞剧《乳汁》来参加全县的汇演。写的是抗战时期,太行山一个叫青嫂的女子用自己的乳汁救八路军伤员的故事,与后来全国着名的舞剧《沂蒙颂》很相似。
而那些骄傲的“白毛女”和“吴清华”都不愿跳青嫂,因为有一段青嫂挤出自己的乳汁来救八路军伤员的情节。虽然舞蹈中根本没有任何表现,女演员只是闪到岩石的布景后,便算表达这个意思了。但,宣传队的女孩子都不愿意,哭着说,父母不同意。
奕华愿意,因为是主角。在县革委会礼堂公演那天,她穿着青嫂的偏襟斜扣的蓝布衣,站在舞台上,完全像个熟透了的女人:收腰的短上衣更挤出她乳房庞大的轮廓:她蹦一下,乳房也蹦一下,鲜活的性感提前降临到这个女孩身上,她的乳房在台上蹦挞得犹如千军万马似的,不可阻挡,连她自己也不能。她控制不了乳房,用害羞、廉耻、理性的力量都不行、都无用。眼睁睁看着乳房出尽了风头,一个个“迎风展翅”、“倒踢紫金冠”的动作,都把乳房的表达推向极致。她甚至怀疑自己的整个人已消遁,舞台上只剩下乳房在蹦挞,在千军万马。一切的一切都以排山倒海之势向前,谁也挡不了它的路--它的世俗之美淋漓尽致。
演到那个敏感的情节,她看到台下前几排有个男人在笑,指着她对另一个男人说着什么,表情很猥亵。因为场内的男人屈指可数,男人的举止很快就引起其他女性的注意。奕华意识到他们可能在说自己的胸部,便力求想管好那不争气的东西,不让它们横冲直闯过于活跃。这一分散精力,差点让她摔下台,好在十二三岁的她有着极好的平衡力,一个侧身翻让一切化险为夷。台下响起了掌声。随着掌声,响起了“叭”地煽耳光的声音。她做了个探身的动作寻声望去,是从她擅长扇煽耳光的母亲那里发出来的。原来,母亲一直坐在那里,亦喜亦悲地看着台上的女儿。
被扇煽耳光的男人正和母亲抓扯,马上被执勤的民兵带走。这些民兵都是父亲的学生,怎么能让师母吃亏?母亲昂首挺胸地站在那里,一副英勇的形象。据现场的人后来说,从未见过整日低着头走路的母亲会英勇成那样。看来母性的护犊本能,会创造出人间奇迹。
奕华回到家,正碰上母亲绘声绘色给父亲讲诉发生的一切。她犹如完成了一件壮举的英雄,激动而兴奋,显得神采奕奕。
奕华不知母亲为何会这样兴奋?母亲的兴奋让她很不舒服。她沮丧地走过父母的视线,看见了父亲忧心忡忡的目光。
父亲声音很低地问:还好吧?
还好。她差点哭出来了。
父亲说:不是你的错。你做了件很喜欢做的事件,就算成功了。那些伤害你的人,你敌不过他们,别灰心,就在心里诅咒吧。不信,你试一试,你在心里诅咒,他们便会倒霉的。他们做了坏事,老天爷看得见。老天爷会帮你惩罚的。
善解人意的父亲,既没看她的脸,更没看她的胸部--那些象征着女儿成熟的标志。父亲在刻意回避着。这是每一个热爱女儿的父亲万箭钻心的痛苦:乖乖女有一天就长大了,再不可能属于他们了,他们只能远远望着,女儿将会是他们可望而不可及的前世情人。所以,父亲在此刻把目光放得很低,有些缥缈地望着奕华。父亲想作的表达,奕华已懂得。在母亲的眼皮子下,父女俩心心相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