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从生活中所形成的自我印象,还包含了我们的生活经验,它累积成许多的知识。但是知识并不是经验的直接产物,它是经过智慧觉照之后所产生的现象。这些知识并不是恒常的,知识往往只是暂时的答案。因此,人如果没有透过醒觉的功夫,会把知识当真理,把社会规范当铁则,那么这个我相所储存的知识也就毫无价值了。反过来说,如果把这个被认为我相的实际我否定掉,那么这个实际我成为空无一物的东西,与无生物又有何异?所以佛经上所说的“空”应该是醒觉的意思。《中观论》上说:
大圣说空法,
为离诸见故,
若复见有空(执迷于空法),
诸佛所不化。
人若抱着一个死寂的空,不知努力上进,就会失掉了智慧,失掉了生活的意义,就是十方诸佛也不能点化他了。
在唯识学的经典中,把“我”的性质分为三,即:依他起性、遍计所执性和圆成实性(见《楞伽经》《解深密经》《唯识三十颂》)。依他起性正是上面所述现实我的部分,是触目遇缘的生活经验所编织的知识、自我观念和情感状态。虽然它是环境的产物,但就现实生活层面而言,是不能予以否定的。而对待这个现实的我相,只要能不执著于它,能空掉对它的偏执,就可能把生活经验的素材,化为提升精神生活的功德,成就德满圆觉的最高生命意义。所以,依他起性所形成的自我及其所带来的一连串活动就是天台宗所说的“俗谛”,俗谛就是日常生活。如果日常生活的活动能不执迷于追求自尊和地位等我相,就是禅家的平常心。
佛陀以空来教诫人,就是要我们放下那个非属自性的我相,所以在《楞伽经》中才会特别提出相无性,生无性,胜义无性。意思是说,你所能感受到的我相不是本有的,而是外来的,所以叫做相无性。你心中所想象的欲望和理想,也是由自己意识活动所产生,不是本来就存在的,所以叫做“生无性”。至于“你想要追求”的第一胜义和究竟觉,也是你自己的假定,它不是本来具有的,所以胜义也无性。佛陀提出三自性和三无性的主要目的就是告诉我们,一切的思想行为以及自我的观念,都是依经验因缘而形成,而不是真的有一个可以确切掌握的自性,如果有的话,那就是生活经验所归摄的意识活动。
从佛经的理路来判断,佛陀为了避免学生们把我相视为实在,而固执于我思和我见,反而失掉了觉察的能力,所以要弟子们“受诸受而无所受,因无所受而受诸受,所以不为五受所扰”。这么一来才可能发挥智慧,光明遍照,故《中观论》中说:
汝若破众因缘法第一空义,
则破一切世俗法。
懂得这个道理的人,纵使别人对他非难,亦能真正做到“有过则改,无则勉之”,而不动于瞋怒,不发于愁思,不形于焦虑与忧郁。平常为人,也就不会骄矜自大,不以高下分别来看世俗的事情。那时心平气和,什么事情也就看得更透彻了。
理想我——遍计所执性所产生的我相
我们在建立了现实我之后,就开始要跟别人比较,对自己作评估,希望自己比别人好,比别人强,比别人富裕,比别人能干。但是跟别人比较是永远比不完的,总是有比自己强的人,于是在现实我与理想我之间开始有了矛盾,内心的不安和焦虑于焉发生,这是苦恼和心病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