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伦理的精神法界(11)

清心九书2 作者:郑石岩


人类的心理活动总是在定净中才发挥最高的创造力,在进行一项创造活动时,心中也变得专一笃定,所以六祖慧能说:“定是慧体,慧是定用;即慧之时定在慧,即定之时慧在定。”定慧是提升精神生活的最根本伦理。

卢舍那佛在说法中揭示十种能力(十行)来提升精神生活,那就是要从四无量心的慈、悲、喜、舍做起,从四摄事的布施、爱语、利行、同事中去过合群的社会生活,从定慧等持中过实现生活,见本无生灭的自性。这十个行门各代表一种实践的能力,而不是死板的教条。四无量心是悲智双运的能力;四摄事是立身处世、待人接物的能力;定慧的功夫则为入精神法界的方法。

这十种能力必须自己实际去体验,在生活中实际磨炼,才可能培养到纯熟的程度,甚至成为一种习惯,一种不假思索即可如如运作的智慧和能力。

实践大乘菩萨上弘下化的襟怀——十回向

人类的本性和资赋,经过十行的训练,培养出实践精神生活的能力之后,并不能就此停止。因为这时才真正要实现生命的意义,要把甚深的智慧和能力,普注到现实世界,去普照一切有情众生。这就好像我们从学校毕业,获得能力和学识一样,必须回到社会来服务。所以佛教的宗旨基本上是入世的,不过那是一种出世的入世,是一种奉献而不执著的入世。

从华严经教的教理来看,如果修习了十住和十行,不再继续努力下去,即使得到定慧的功夫,也只不过是自己一个人在现世得到无碍,而没有把它提升磨炼,扩大范围,去帮助别人。所以他的能力等于没有经过实际应用,而得到更高层次的提升,距离所谓“理事无碍”和“事事无碍”的精神法界还远。因此,一旦他离开现状,投注到另一个情境,就会有了困难和障碍。套用世俗说话,修习了十住和十行只不过是一个知识分子,而不是真正克竟全功的成功者。

另一方面,就心智成长而言,当我们自己进步到很高的阶段,如果不用来回向给自己的同胞,乃至一切有情众生,那么充其量只是一个自了汉,一个独善其身的小乘行者,而不是兼善天下的大乘菩萨。

从以上的讨论,我们不难知道卢舍那佛接下去要说什么。当然,他要说的就是十种回向,那是实际履行大乘菩萨的任务——上弘(求)下化。卢舍那佛这时接着对法会上诸天、人及菩萨众说:

从十长养心(培养十种力行的能力),

入坚修忍中(入无生忍的极致),

十金刚心向果(实践十回向以圆满德性)。

在这个阶段里,不但要向上回向,提高自己的精神生活,不断的超升,达到圆满的境界,参入精神宇宙的最高顶点,而且还要向下回向去拯救世界。拯救其他有情众生。这两种实践是互补的,是相得益彰的。要想成就上弘(求)下化的大乘菩萨德行,就必须具有以下十个条件(即十回向):

信心:必须时时保持正确的信仰,对精神法界的向往,决定成佛,坚信不移。

念心:时时念华藏世界十方诸佛,念念不失佛法正智。心系道业而发信、解、行、证之愿力。

回向心:不停向上回向,提升精神生活,心心实相,念念真如;同时要下化众生,济度有情。

达心:通达佛法,从文字般若入手,来醒发自性般若,再发而过实现的生活。

直心:依自己的根性因缘去生活,去实现功德,虽然彼此性向兴趣不同,但成就的德性则是平等的。所以是“直照平等”。

不退心:不起邪心邪念,不执著于实现生活的一切成就,这样才能虚心向上,成就万德,行果圆满。

大乘心:“己立立人,己达达人”,慈航普度,令诸众生同入佛海。

无相心:不受现象界的迷惑,不被物欲所迷,不执著于成见。

慧心:从理事无碍到事事无碍,心灵得到彻底的自由,能在生活中无集无受,成就一切法而离一切法。

不坏心:像金刚一般的心智,邪魔不坏,境界不能牵,入佛威神,出没自在。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