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伦理的精神法界(10)

清心九书2 作者:郑石岩


当我们打从心中发出宏愿,而且愿愿都含十住,则生活的崇高理想就能落实。发心不只是一个念头而已,必须是有了具体的蓝图,才有如实的大愿;它带给我们希望,也带给我们实践的力量。

涵养伦理的实践能力——十行

伦理是一种实践智慧,而不是死板的教条。德性表示我们有了正当的行为,德性与智能、自我控制和肯定性有关。更具体地说,德性是一个人健全人格的表现,他包含了思考、认知、情绪、情感等等的综合运作。所以在伦理学上如果规定何者为善,何者为恶,这本身就等于在压抑人类的智慧。另一方面。在人、事、情境变化之下,对于同一件事情的回应必然有所不同。如果有了善与恶的绝对规范,就会造成障碍,发生利害关系上的冲突。所以卢舍那佛这位象征智慧圆满的报身佛,便采取非善非恶的力行方法,要大众发挥自性中的智慧,并从实际的行动中磨炼。

教育心理学家柯柏格认为:道德教育必须配合心智成长的次第从小开始陶冶,同时兼顾道德智慧和道德习惯的养成。《梵网经》中所揭示的力行伦理,亦有异曲同工之妙。

首先,十行中的前四行是慈心、悲心、喜心和舍心,这些在佛学上称为四无量心,是指面对一切众生要以此四种存心和态度来对待他们。《俱舍论》上说:“以无量有情为所缘故,引无量福故,感无量果。”四无量心是佛教徒待人接物的基本存心,当然也是判断自己行为是否合乎中道的理则。现在我们要进一步去追究,为什么要以四无量心的“心”作为力行的法门呢?显然,“心”字代表能力,它是经过思考,透过健全人格所表现出来的活泼能力;它是清醒的,具主动性的,是成熟的心智自然流露的智慧。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中说:

慈名爱念众生,常求安稳乐事以饶益之,

悲名愍念众生,受五道中种种身苦,

喜名欲令众生,从乐得欢喜,

舍名舍三种心,但念众生不憎不爱。

从以上解释看来,慈就是博爱,悲就是救济别人的苦难,喜是以助人为乐,舍是无所求的行善。这样的心智能力是力行梵网伦理那种内圣外王的基础。

这四种实践的能力,能生无量的福德,对治人格成长上所发生的障碍。《大智度论》上又说,为了对治内心的瞋毒,就要培养慈心;为了对治内心的恼怒,必须培养悲心;为了对治情绪上的郁闷,应培养喜心;为了对治爱憎愚痴,应培养舍心。把这些心理上的障碍加以清除,就能使心智不断成长,精神生活不断提升,所以说这四种实践的能力是无量甚深的智慧。唐朝禅宗大师法眼文益的弟子,有一天问道:“什么是古佛的心?”

法眼禅师说:“是从那里流出慈、悲、喜、舍出来的。”

四无量心是佛心流露出来的,从而如果我们去实践慈、悲、喜、舍,就可以契入佛心了。

其次,十行中的第五行至第八行是四摄事。这四摄事的实践也是要从心里头发出来的。它们分别是:

施心:是普惠无惜,以自己的能力帮助别人。

好语心:是良好的人际沟通。

益心(利行):是方便别人。

同心(同事):是能设身处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四种能力是佛学上四种跟别人广结善缘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智慧。人是不能离群独居的,因此与别人相处的能力是必备的条件。从心理学的观点看,人若在人际关系上适应不良,必然会造成精神生活上的困扰。

人际关系也是人类互利互助、互爱互信的基础,解决问题的智慧是从互动中相互激发得来,因此群性与社会关系能力是精神生活不可或缺的一环。

培养仁德的第三个力行法要是定心和慧心,这是禅宗见性成佛的心要。《六祖坛经》上说:

即心名慧,即佛乃定,

定慧等持,意中清净;

悟此法门,由汝习性,

用本无生,双修是正。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