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节:五感漫谈(4)

感官品牌 作者:(美)马丁·林斯特龙


"五感"整合的作用在宗教信仰方面尤其明显。想象以下画面:许愿蜡烛的摇曳烛光,蜡烛点燃时的白烟,唱诗班的歌声,还有特定场合中的华丽服饰、圣餐以及各种食品,甚至"第六感"在世界宗教中也占有一席之地。

最近我在东京街头闲逛时,与一位女士擦肩而过,我发现她的香水味似曾相识。"哗"的一下,记忆和情感立刻潮水般涌了出来。这个香水味把我带回到15年前上高中的时候,我的一位亲密好友也是用的这款香水。一瞬间,我呆站在那里,东京的街景逐渐淡出,取而代之的是我年少时的丹麦,以及喜悦、悲伤、恐惧和困惑的记忆。我被这熟悉的香水味彻底征服。

我们的"记忆图书馆"从我们一出生起就开始累积素材,并且持续不断地对这些素材进行重新定义和阐释。俄国生理学家伊凡·巴甫洛夫在1899年做了一个著名的实验,他证明了狗在听到铃声后会乖乖等人喂食。人类也有这种反射行为。

就说你床边的闹钟吧。习惯了每天清晨在它刺耳的铃声中醒来,你会逐渐对这个声音产生恐惧。如果在白天不经意地听到这个声音,你会觉得神经紧张。

从早上睁开眼睛的那一刻开始到晚上入睡,我们的每一种心情、感受,甚至接触到的产品,都会持续性地在我们的"五感轨道"上留下印记。我们已经习惯了勺子在咖啡杯里搅动方糖时发出的金属碰撞声,新邮件到来时"叮"的提醒声,黑莓手机的震动声,以及用AT&T① 打长途电话时发出的短旋律。还有麦当劳的"哔哔"声,纽约证券交易所下午4点的收盘铃声,我们不仅很熟悉,而且还夹杂了情感因素。

研究表明,在主页上加入声音的品牌比那些不加声音的品牌访问量多76%。如果品牌和声音非常搭配,那么它有96%的可能性会被人回忆起来。但奇怪的是,几乎没有品牌会利用这个优势。为什么?

我们每天都被淹没在大众传媒的信息轰炸中,包括广告中的信息。但是它们中的大部分都只照顾到了"五感"中的"两感"--视觉和听觉。我们都对这种"二合一"的方式习以为常,以至于不再深入思考。但这样就产生了一个矛盾:作为人类,只有同时运用"五感",我们对事物的接受程度才能达到最大化。然而,又有多少广告懂得运用视觉和听觉以外的感官去传递信息呢?

还记得你买第一辆汽车时的情景吗?新车有一种令人陶醉的特殊气味。(如果你现在闭上眼睛,你也可以闻到这个气味。)"闻着新车的皮革味"成了人们购买新车的喜悦时刻之一。锃亮的车身、崭新的座椅、白胎壁轮胎……都会激发人们的喜悦心情。

我本不想让你失望,但其实新车是没有气味的,至少不是自然香。你可以在汽车制造厂的车间找到罐装的"新车味"。当新车离开生产线即将出厂时,工人会在汽车内部喷上这种气味。气味会持续6周左右,然后就会被运动鞋、旧杂志、衣物、咖啡等的味道代替。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