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们对人类精神越来越好奇

EQ情商 作者:(英)克里斯汀·韦尔丁


过去的两个半世纪,尽管科学家和哲学家一直对人类的精神世界很感兴趣,但是对它的研究在最近50年得到了比以往更多的关注。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就曾把人的心理及其干扰因素运用到他的精神分析法当中。随后相继出现了行为主义理论家和认知行为主义理论家这两个追随派(这两个心理学派别还有数百个变种)。二者对心理干扰因素的诱因做出了不同的解释,但目的都是消除人的心理干扰因素对生活的消极作用。行为主义理论和认知行为主义理论都认为,要消除这种心理干扰,关键是要教人们去辨认无益的信念和行为,代之以一些有用的技巧,让他们的生活回归正轨。

然而,这些心理疗法主要是把人的情感健康度从负8(随便举个数据)提高到零,而零的健康度只是那些负面的心理因素不至于干扰生活,负数的健康度则是心理干扰因素(如沮丧或忧虑症)阻止了你去享受生活。

一种更积极的方式

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是首位把研究和思维跳出病理学这一概念的科学家。他全面分析了为什么人会骨折、受伤或是患有神经疾病,着重研究患者本身的精神世界,探索促进人本性中正面而非负面的一些因素。

20世纪70年代,在马斯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美国精神病学家和催眠治疗师密尔顿·艾瑞克森、理查德·班德勒、约翰·葛瑞德(也来自美国)发展了神经语法程式学[即NLP,Neuro-Linguistic Progarmming的缩写,分别代表“脑神经(身心)”、“语法”、“程式”,是一门通过改变人类心智的内在态度,从而改变生命外在的应用心理学]——这个理论把心理治疗当作一个积极的工具,帮助患者上升到一个更高的情感健康度,享受比以往更成功更幸福的生活。班德勒和葛瑞德的神经语法程式学是以优异模范为基础——即找一个自己认为情商高的人作为典范——用神经语法程式学的技巧来培养优异品质。

培养幸福感

在20世纪90年代早期,马丁·塞利格曼——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一位心理学教授,发表了一篇关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文章《乐观主义学术》,研究了怎样尽可能地感到幸福。在文中,他提出,不用去细究什么定论或是争辩“幸福”的准确含义,也不用拿什么标准来衡量幸福,但有一点相信大家都认同:对生活感到满足是大多数人的目标。这个目标可能也是我们最容易触及和理解的幸福。塞利格曼在世界各大洲展开了广泛的调查研究,又试图回到历史发现幸福的某种或某组品质,这些品格可以跨越种族、地理、宗教和历史偏见的界限——它是某种全球性的品质,任何时候都可以用来保证个人幸福。

一种积极品质的出现——情商

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在以往众多理论的基础上,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发表了一种理论。该理论认为,有一组品质(与塞利格曼研究的特征类似,但是更为具体)跟个人的智商基本上没有关系,且这种品质可以得到很好的培养,可以对个人的幸福和事业的成功产生惊人的效果。他把这组品质叫作“情商”(见《情商:为什么它比智商更重要》丹尼尔·戈尔曼,1996年)。

◎20世纪30年代——爱德华·桑代克把“社会智能”描述为与他人相处的能力。

◎20世纪40年代——大卫·韦克斯勒提出智能的情感部分可能是生活成功的必要组成部分。

◎20世纪50年代——人文主义心理学家,如卡尔·罗杰斯,描述了人怎样建立情感优势。

◎1975年——霍华德·加德纳出版了《发散的智能》一书,介绍了多元化智能的理念。

◎1985年——维恩·佩恩在他的博士论文《情感的研究:探索发展中的情商;自我整合;与恐惧、疼痛和欲望相关的问题》中提出了“情商”这个概念。该篇论文提出了理论、现实框架、问题解析、精简/扩充、接收/说出/发泄等思想。

◎1987年——基思·比思利在《门撒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其中用到“情商”(即EQ,用来衡量情感智能的商数)这个术语。尽管巴昂(Reuven Bar-On,以色列著名心理学家)声称自己在未发表的毕业论文中已经用过这个术语,但是大家还是公认这篇文章是首次使用“情商”并发表。

◎1990年——心理学家彼得·沙洛维和约翰·梅耶在《想象,认知和人格》杂志上发表了标志性的文章《情商》。

◎1995年——心理学家兼《纽约时报》科学专栏作家丹尼尔·戈尔曼的《情商:为什么它比智商更重要》一书出版后,情商这个概念得到普及。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