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上元夫人(2)

笑看沧海欲成尘 作者:江湖夜雨


子光艳夺目,不知是何料子,绝非人间的绸缎可比。

上元夫人头上挽着三角髻(大家可以找一下梅兰芳所演的《上元夫人》剧照,头上就梳着高高的三角髻),长长的秀发披散在腰边,头戴九云夜光冠,佩戴着在火中烧炼过六次的玉珪,玉珪上垂着编成凤纹花样的绶带,腰里挂着黄褐色用来指挥神灵的宝剑。

上元夫人来了后,王母要求把“十二部真经”都传给刘彻,上元夫人不同意,她觉得刘彻根本不配学仙。并说这部真经四千年才能传授一次,而且只能传授给女子,不能传授给男子。王母大概觉得上元夫人驳了她的面子,有些恼怒,于是就软硬兼施,恐吓说上元夫人已经泄露了天机(晕,人家还不是她王母请来的?要不怎么能见到刘彻,看来王母一贯不大讲理),反正好说歹说还是劝上元夫人把真经传给了刘彻,真经装在玉石的封套中,包着兰茧的锦绸,用紫罗素带扎着,并盖有太帝的玉玺大印。

然后,上元夫人和王母乘上云车,在侍从和龙虎们的护卫下飞向西南的天空,彩云灿没,天乐飘飘,不一会儿就远得看不见了,只留下余香袅袅。

刘彻虽然受了天书,将之套上玉封,以珊瑚为画轴,紫缎为书套,装入金箱后安放在柏梁台上。但他根本没有毅力照天书中的教导去修持,没几天就故态复萌,多淫多杀,暴戾如昔。于是天火焚烧了供奉真经的柏梁台,刘彻求仙宣告彻底失败。

通过上述的故事,我觉得上元夫人在群仙之中,地位那是相当的高,不但年轻美丽(王母如三十多的女人,上元夫人看起来只有二十多),而且通过她能预见刘彻修仙终不可成,就证明其智慧和见识不在王母之下。

关于前面李白那首诗,研究专家安旗先生认为:诗中的王母、上元喻指杨贵妃与其姐虢国夫人,嬴女儿则喻指武惠妃之女太华公主。整首诗写杨氏家族为了巩固受宠地位,以联姻为手段,促成杨贵妃堂弟杨锜与太华公主的婚事(《李太白别传》104页)。安旗先生觉得,此诗中含有讽刺杨家以婚姻作为政治交易的意思。

但我觉得,这些解释未免有“把简单的问题想复杂了”的感觉。对于一生好道,甚至“全家总动员”来求仙访道(有诗为证:“拙妻好乘鸾,娇女爱飞鹤。提携访神仙,从此炼金药”)的李白来说,写此诗时,大概心中充溢着景仰之情,就算李白一贯狂傲,也难说敢连上元夫人都妄加编排。

谪居蓬岛别瑶池,春媚烟花有所思 单相思的尴尬

继续搜寻《全唐诗》中有关上元夫人的踪影,还有下面三首托名为上元夫人所做的诗句,其中包含着一个温情款款的故事。

这三首诗来自于唐代传奇中的一则故事。唐敬宗时,少室山下,住着一位名叫封陟的书生,这人长得很帅,品性也好 “貌态洁朗,性颇贞端”,学习也十分刻苦,经常是熬到深夜才睡 “探义而星归腐草,阅经而月坠幽窗”,堪称品学兼优的三好学生。

这天夜里,封陟又正在刻苦学习中,天上飘下异香,接着云间飞过来一辆车,越来越近,轮子都快抵到封陟房子的屋檐上了。在众多侍从的簇拥下,车中出来一位仙女,用文中的话就是“玉佩敲磬,罗裙曳云,体欺皓雪之容光,脸夺芙蕖之艳冶”,她对封陟说:

某籍本上仙,谪居下界,或游人间五岳,或止海面三峰。月到瑶阶,愁莫听其凤管;虫吟粉壁,恨不寐于鸳衾。燕浪语而徘徊,鸾虚歌而缥缈。宝瑟休泛,虬觥懒斟。红杏艳枝,激舍颦于绮殿;碧桃芳萼,引凝睇于琼楼。既厌晓妆,渐融春思。伏见郎君坤仪俊洁,襟量端明,学聚流萤,文含隐豹。所以慕其真朴,爱以孤标,特谒光容,愿持箕帚,又不知郎君雅旨如何?

这段话说得十分文雅,实质上是相当大胆泼辣的,剥离开华美的词藻,仙女这番话的意思,其实和现代女孩们所唱的“ring a ling叮咚,请你听听我的表白;ring a ling叮咚,我想和你谈恋爱 ”没多大区别。

然而,封陟这个呆瓜却板起一副假道学的面孔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