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夏天即将结束的时候,“农发组”建制,并入中国社科院农业经济研究所。这样一来,身为组员的周其仁变成农业经济研究所的一名研究员,他戏称自己还未正式毕业就被“分配”了。无疑,这个去处正是他所向往的。
年届70岁的杜润生成为“发展组”的直接领导,在他的带领下,周其仁等进行了大量实地调研,对农村问题有了更加专业的认知,“农发组”成员迅速成熟,成为研究农村问题的主力。
此后,其中一部分人组建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所,其他人组建农村发展研究所。杜润生是这两个所的主任,但他总是站到年轻人的身后。在杜润生的带领下,资历尚浅的周其仁得以参与中央农村政策的制定,不仅为以后的研究奠定基础,更确立了奉守一生的实地调查的研究方法。
或许早年的遭遇留下太过深刻的印象,周其仁关心时势,但不热衷于政治。即便如此,周其仁还是异常严谨地参与了杜润生领导的农村政策的起草工作。有一年,中央农村“一号文件”写出来,杜润生指派周其仁到国务院印刷厂担任最后校订。这样一来,他以非党员的身份,“过目”了这份党内文件。多年后每当回忆至此,周其仁仍会大发感慨,自称“生逢其时”,“不经意间走进一个书本上没有的学问天地”。
渐渐地,这些年轻人闯出一些名堂,“农发所”的招牌越发响亮,成为京城众多研究机构中小有名气的一个,很有些神秘色彩。
这是周其仁学术生涯中最单纯快乐的时期。一有机会,他就和同事下乡考察,回来之后写成研究报告。
1986年,周其仁和戴小京合作完成《农民、市场与制度创新》一文,着重分析了农村产权改革问题,首次提出农户土地经营权的“法律表现”,如果“所有制的革新变化得不到相应的法律肯定,倒退也就难以制止”。不但如此,周其仁和戴小京还提出一个更大胆的建议:“农民家庭土地经营权的重建,使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转体制变得不适应,因而需要根本的全盘变革。”
从这篇文章中不难发现周其仁早年经历的影子。当产权问题的思考上升到全社会层面的时候,他需要更加广阔的视野来论证自己的论断。
第二年,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留学生肖耿到农发所访问,周其仁请求他回到美国后给自己邮寄一些产权方面的原版文献。此后几年,周其仁在实地调查和阅读中度过。每逢下乡,他都会背上肖耿寄回的文献,一面走访、调研,一面学习国外的理论。由于英文不好,几位同事就帮他把文献翻译成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