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叶繁多,根却只有一条。在青春说谎的日子里,我在阳光下招摇,如今我萎缩成真理。
--叶芝《随时间而来的智慧》
两千多年前,滕文公询问孟子治国之策,回答中有这么一段,“民事不可缓也……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孟子所谓“恒产”,用经济术语来表示,便是人所熟知的产权。
今日之中国,产权问题依旧是一扇脆弱的玻璃门。无论改革名头如何换转,抑或经济现实怎样迷离、复杂,抽丝剥茧,所有问题的背后其实都有一条明晰的主线--产权。
任何一个经济体系,产权可谓一切经济活动的土壤,让市场行为有据可依,也让商业经营变得有意义。从本质上讲,人性利己,所作所为的出发点几乎都是源于此,所有权则提供了心理保障。很难想象,在一个产权混沌不清的社会,人们怎么可能还有动力去劳动,去进行商品生产、交换。
正因产权之关键,它才成为人们争执不下的焦点,引发种种问题,从而导致产权研究的长盛不衰。
经过2000多年的推进,中国的现实似乎并没有像孟子预想的那般美好。“文革”时期上山下乡,周其仁置身黑龙江农场,目睹农村经济之凋敝、农民收入之低微、生存之艰难、农业发展之落后,来自大上海的城市青年对国计民生问题有了最直观的感知,产生改变现状的宏愿,并一生为之奋斗。
哲学家喜欢教育人们透过现象看本质,一切问题背后都存在遥相呼应的根源。如果把产权问题比做经济本源,那么产权不清导致的经济混乱、商业消极、资产流失等问题都能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