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敌大律师
美国有位非常著名的律师——盖瑞·史潘赛(GerrySpence)。他不但因为打赢了“丝伍德(KarenSilkwood)核电厂案”,并担任NBC电视台“辛普森(O.J.Simpson)案”的法律特派员而有名,更令人难以相信的是,他当律师的几十年来,居然没有输过一场刑事官司。
当我第一次听说这件事,心想:美国的刑事案件都有陪审团,他担任辩护律师一定得说服陪审团,如果我是陪审团的一员,知道他有这样的纪录,一定会想跟他挑战一下。他说的,我就不听。
可是,为什么几十年来他居然能场场都赢呢?
难道就没有陪审团存心跟他过不去吗?
后来,我读了他写的书《怎样辩论而且每次都赢(HowtoArgueandWinEveryTime)》之后,我懂了——
书上说:(译意)
有一次,他遇到的正是比较有个性的陪审团,就在陪审团要做最后决定,宣布被告有罪或无罪之前,盖瑞·史潘赛对他们说了个故事:
从前有一老、一少。老人很聪明,年轻人总想胜过他。
有一天,年轻人想出个点子,他去抓了一只小鸟,藏在两只手之间,走到老人面前说:
“你猜,我手上的小鸟是活的,还是死的?”
如果老人猜是死的,年轻人会把手张开,让小鸟飞走,表示老人猜错了。相反的,如果老人猜是活的,年轻人就会偷偷双手用力,把小鸟捏死。那么,老人也猜错了。
你们想,老人怎么说?
老人笑笑,说:
“朋友!现在可怜的小鸟在你手里,它是活是死,全由你决定了!”
故事说完,陪审团进去开会,结果出来,盖瑞·史潘赛又赢了。
请问,他用了什么技巧?
他没有像整个辩护过程中,表现滔滔不绝的辩才,而是在最后把姿势放低,将陪审团高高举起,仿彿告诉大家:
“不错!我是个很有名的律师,我的辩护也很有力。但最后的决定,也就是这个被告的生与死,仍然握在各位的手里啊!”
当我们沟通的时候,无论他是总统,还是小职员;他是老人,还是小孩;既然要达到双赢的沟通,就一定要先尊重对方。
如果你不认为对方是你沟通的对象,你就不必去沟通;如果你看不起对方,你则不屑去沟通。
沟通有个非常重要的条件,是对方应该与你“平起平坐”。否则你下命令就好了,何必去沟通呢?
请听我讲几个沟通的小故事:
一、同志辛苦了
六年多前,我跟着父亲到成都郊外去看个古墓。
考察是由“上面”批下来的,并有一位“高干”同行。
车子原本在郊外的道路上飞奔,但是突然停住了,因为前面碰上了坍方。
“真倒霉!”司机没好气狠狠地向后倒车,当一声,更麻烦了,只听轮子空转,车子一动也不动。
大家跳下车看,原来正好倒在一块大石头上。尖尖的石头卡在底盘上,后面两个轮子全悬空了。
看见远处有几个工人,高干说:
“叫他们来帮帮忙,抬一下。”
司机过去了,对着那几个人喊:
“这是某单位的车,我们出了点状况,请各位同志帮帮忙。”
一下子来了四个大汉,使劲地喊着往上抬。只是那旅行车大概太重,一动也不动。
父亲和我要过去帮忙,“高干”挥了挥手:
“不必,我来!”
说着过去跟四个人打了招呼,还握了握手,作了自我介绍:“我加入,麻烦几位同志,咱们再试一次。”
就那么妙——
一下子,车子被轻轻松松地抬离了大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