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9年3至4月,恩格斯在“青年德意志”机关报《德意志电讯》上发表了两篇总标题为《乌珀塔尔的来信》的未署名文章。这两篇文章是根据他青少年时期在家乡乌珀塔尔的亲身经历与观察而写的,这也是恩格斯公开发表的第一篇政论文。该文通过大量的实际材料,控诉了剥削制度的罪恶,揭露了虔诚主义的伪善。
恩格斯指出,在乌珀塔尔这个德国工业最发达的地区,根本看不到健康的朝气蓬勃的生活景象。在这里你所能看到的是唱着最庸俗、最下流的歌曲的醉汉;天蒙蒙亮就从自己的栖身之所——干草棚、马厩爬出来的那些颓废沮丧、没有固定住所和工资收入的人。工人们在低矮的房子里进行工作,吸进的煤烟和灰尘多于氧气,而且从六岁起就是这样,这就势必要失掉全部力量和朝气。即使是从外地来的身强力壮的人,在这里也会被葬送掉。在乌珀塔尔,除了生活工作的物质条件使人无法忍受,在精神上还受着宗教虔诚主义的毒害和束缚。工厂主们残酷地压榨剥削工人,虔诚主义则为他们所犯的罪行开脱和辩护。他们竭力宣扬唯命论,胡说富贵和贫贱是先天注定的,是上帝的安排,是不能违背的。因此,对待工人最狠、最坏的工厂主肯定就是虔诚主义者。这种粗暴的、丑恶的神密主义阻碍和断送了人民精神的任何发展。来自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的压迫造成了乌珀塔尔骇人听闻的悲惨结果:“下层阶级,特别是乌培河谷的工厂工人,普遍处于可怕的贫困境地;梅毒和肺部疾病蔓延到难以置信的地步;光是爱北斐特一个地方,2500个学龄儿童就有1200人不能上学,而是在工厂里长大的——这只是便于厂主雇用童工而不再拿双倍的钱来雇用被童工代替的成年工人。”尽管广大下层劳动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但那些大腹便便的工厂主的良心还是感到轻松愉快,这些虔诚派教徒的灵魂决不至于因为一个儿童如何衰弱而下地狱,假如这个灵魂每个礼拜日到教堂去上两次,那就更没事了。
恩格斯的这篇政论文章,充满了战斗的激情和浓烈的批判精神,当时受到了强烈的社会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