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雍也篇第六(6)

论语的智慧 作者:丹明子


孔子去拜见南子,子路不高兴。孔子便发誓说:“我的行为不对的话,老天厌弃我吧!老天厌弃我吧!”

【人生智慧】南子是卫灵公的夫人,她把持朝政,作风淫乱,名声十分不好。不过,她对孔子却是仰慕以久,很想见一见孔子。孔子一时无法拒绝,就去见了她。子路认为会见南子有损老师的名誉,因此不高兴。所以孔子发誓说,如果自己做了什么不合礼法的事情,就让苍天惩罚他。

孔子说:“中庸这种道德,该是最高的了!人们已经是长久地缺乏它了。”

【人生智慧】孔子把“中庸”看作是最高的道德标准,感叹很少有人能够做到它。所谓“中庸”,并非是指没有原则、没有立场,万事只会和稀泥地折中调和,而是指要避免走极端,待人处事既不过分,也无不及,即要不偏不倚,该是怎样就是怎样。

对此,北宋的程颐有过很好的解释,他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偏听、偏信、偏执、偏爱、偏私、偏激都是不中庸的表现。《中庸》中写道:“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忌惮也。”

子贡说:“如果能广泛地施恩于人民又能接济众人,怎么样呢?可以说是仁德了吗?”孔子说:“何止是仁德呢!一定是圣人了!尧舜恐怕也还做不到呢!仁德的人,自己要站得住,同时也使别人站得住;自己要事事通达,同时也使别人事事通达。能够从眼下的事实取得譬喻,可以说是实践仁德的方法了。”

【人生智慧】“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已经成为我们熟悉的名言了。在孔子看来,做到这一点不仅是仁德的人,简直就是圣人了,因为就连尧舜那样的人也没有完全做到。曾国藩曾经说,“我要步步站得稳,须知他人也要站得稳,所谓立也。我要处处行得通,须知他人也要行得通,所谓达也”,就是对“立人”与“达人”的一个完美的解释。

时至今日,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存更是离不开他人的生存,所以孔子提倡的“恕”道也特别需要我们去遵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