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80%的收获来自20%的努力;其他80%的努力只带来20%的收获。
真正适合自己的工作应该是:至少在80%的工作时间里是快乐的,至少在80的闲暇时间里感到快乐。
如果你在工作的时候感觉很快乐,那么你应该积极工作;如果你在工作的时候感到不快乐,那么你应该换一份工作或者减少工作。“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其实我们80%的努力与我们所得到的成果是无关的,或者说没有直接关系。也就是说我们所得到的成果中,有80%的成果来自20%的努力,而另外80%的努力只得到了20%的成果。
生活中有这样一些例子,有些人总是怀着矛盾的心情在工作,因为他们喜欢工作的一部分,所以将大部分激情都放在少部分事务上,结果其他事务的完成就只能算是差强人意。还有一些人,宁愿换一份与现在薪水相同的工作。这都只能说明他们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如果不能热爱自己的工作,就只能机械地工作、赚钱。这样单纯地努力工作,只能带来有限的收获,这并不是达到目标的最佳方式。并不能实现人生的价值。因为我们的目标并不平庸。工作的目的是追求高价值感和高满足感,而社会中却普遍存在着酬劳分配失衡的现象。比如说80%的电影票房收入来自20%的影片;流行音乐专辑的销售,有80%的销量集中在20%的几张专辑;各种比赛的奖金有80%归20%的人所有等等。
80/20法则的观点是:少工作、多赚钱。这并不是投机取巧,而是追求高效率。
做到少工作、多赚钱的关键,在于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特征和兴趣爱好,这一点决定了每个人应该处在什么样的位置,应该工作在什么样的岗位。如果你找错了位置,那么工作就会成为你的负担,是你为了谋生而不得不做的劳动。
作家冯骥才在步入文坛之前,曾是一名职业球员,但他球技一般,一直也没有什么起色。后来他又去学画,也没有取得什么成果。他在学画时偶尔也写些文章,就这样,他终于发现自己擅长文学。此后,在他的努力之下,终于一举成名。
在工作中找准位置,对我们自身的发展有很大影响。通常,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兴趣
无论从事什么职业,兴趣都是积极工作强大的推动力。但前提是这种兴趣爱好能和社会需要结合在一起,要有一定的社会价值。
能够做自己喜欢的事,并且从中得到快乐、取得成就,这是发展事业的最高境界了。在这个世界上,有20%的人一直在从事自己喜欢的事情,所以他们拥有80%的财富,并在工作中获得了80%的快乐。如果一个人的兴趣能和社会需要相结合,那么他的兴趣就应该是他努力的方向。
【兴趣是工作的原动力】
世界上20%大有成就的人,都对自己的工作有着浓厚的兴趣,兴趣是工作的原动力。只有对工作感兴趣,才能把自己的热情投到工作中去。
曾有学生问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丁肇中教授,为何选择了物理学这个研究方向。丁教授说:“人应该按照自己的兴趣来做,所以我选择了物理。”兴趣两个字是他的口头禅。在谈到AMS实验时,他又说:“经验和理论对而言,我一点意义都没有,大家靠的是兴趣。”
兴趣是工作的原动力,并且这种动力是不会衰竭的。如果能将兴趣和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就会产生1+1﹥2的效果。如果我们选择了自己不感兴趣的工作,那么自己的能力就不能得到充分地发挥,这时,厌烦和焦躁的心理就会像一把小锉刀,将原本坚定的信念一点一点地磨平。
【每个人都是潜力股】
兴趣能、打破常规的界限,获得非凡的创造力。兴趣会激发一个人在工作领域中的创造力。每个人的潜力都是无限的。当我们在“教育”的平台上共同提升之后,每个人都是知识普及的“合格品”。然而要想突破“产品规格”的限制,就要从自己的兴趣着手。
达尔文在上小学的时候,总喜欢在课后观察蝴蝶、蜜蜂,捕捉各种昆虫。上中学后,他依然喜欢野外活动,但学习成绩很一般,老师认为他是一个平庸的孩子,智商远在普通的智力水平之下,他的父亲认为他除了打鸟、养狗、捉老鼠,其他什么都不会干。后来,达尔文结识了著名的植物学和矿物学教授亨斯洛。从此,达尔文有机会深入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了,经过不懈地努力,达尔文终于在1859年完成了轰动世界的著作——《物种起源》。
我们不是面团,在等待着被捏成各种形状,而应该是花蕾,要靠自己的力量展现姹紫嫣红的风采。所以不要等待不合适的工作来磨平自己的棱角,应该在突破“产品规格”后沿着自己的棱角发展。这个时候,我们才会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成为“绩优股”。
2.性格
让自己的性格与工作完美地结合,就是一个成功的契机。根据性格选择职业,可以让自己更加轻松地驾驭工作。要学会发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然后再找到社会中的“契合点”。这个“契合点”就是最适合你的工作。
例如,理性的人逻辑思维比较强,适合做管理性和研究性的工作;感性的人内心情感比较丰富,更适合做艺术类的工作。性格内向的人,有耐心、谨慎;而外向性格的人爱好交际,善于活跃气氛。
一个机器的运转需要很多齿轮,但是提高机器运转速度的关键不是齿轮的大小,而是齿轮之间的契合度。日本讲谈社经营总合研究所所长伊藤友八郎,拥有多年研究职业适性的背景,他指出,适职=能力×性格,并且性格比能力更重要。如果性格特点与工作不相符,再强的能力也无法尽情地发挥。世界上没有最好的工作,却有最适合的工作。80/20法则认为,在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性格优势,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能力
最适合的工作,可以在工作中,把你的能力发挥得淋漓尽致。心理学把人的能力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两大类,一般能力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智力,而特殊的能力会使我们的工作具有创造性。
现在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了,所以我们对自己的能力也要进行细致地划分。能力可以分为运动协调能力、动手能力、书写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等等。我们首先要充分地了解自己,然后才能在选择工作时做到扬长避短,把自己20%的“特质”发挥得淋漓尽致。
例如社会交往能力强的人善于与人沟通,能够协调工作并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比较适合做公共关系人员、对外联络人员、政府新闻官、物业管理人员等。
察觉细节能力强的人,对物体和图形的有关细节具有正确的感知能力,比较适合做绘图员、工程师、艺术家、医生、护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