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直击】
天慢慢黑了下来,钢钢一步一步地挪回了家——他心里非常忐忑不安,因为下午他逃学了。“真不该啊!”钢钢在心里后悔地想。
中午上学的时候,在路上他遇到了几个很要好的伙伴。看着他们神神秘秘的样子,钢钢非常好奇。仔细一问才知道,他们决定逃课去玩。那怎么行?钢钢大吃一惊。“怎么不行?昨天下午,小毛还逃课着呢!”
“他不是肚子疼在家休息吗?”
“哪儿啊!他去水库玩了。我们今天去,你去不?别那么扭扭捏捏的。男子汉大丈夫,逃个课算什么?”……于是钢钢便头脑发热地跟着他们走了。天已经很晚了,再不回家妈妈就该着急了。哎!钢钢硬着头皮走进了家门。
家里和往常一样。爸爸在看报纸,妈妈在做饭。一切照旧,钢钢心安了一些。
吃过晚饭,妈妈坐在了钢钢面前:“钢钢,下午课上得怎么样?”
妈妈知道什么了?为什么她会这么问?望着妈妈明亮的眼神,钢钢终于鼓起了勇气:“男子汉大丈夫,敢逃课有什么不敢交代的?”于是,钢钢把逃课的经历原原本本地说了一遍。
钢钢没挨揍。妈妈的眼睛笑成了一条缝:“我相信,能主动承认,那么逃学就不会再次成为你的错误。”钢钢心里暖洋洋的。“我也相信,以后我绝不会再逃课。”他在心里暗暗地想。
“我知道今天下午钢钢逃课了。晚上那么问他,就是想看他会不会坦白。这孩子真没让我失望啊!看他已经有悔改的意思,我就趁热打了打铁。我相信,他以后再也不会犯这样的错误了。”
——钢钢妈妈
【场景分析】
回想自己的童年,很多家长都会在记忆深处找到一点关于自己“逃学”的印象。的确,每一个孩子都会有自己的理由小小地冒一下“险”,我们的孩子也不例外。
孩子逃学的理由可谓各种各样。在我们过去进行的一次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了许多有趣的理由:“我要给邻居家的小狗买防虱脖圈。”“我要把《水浒传》一口气看完。”“我想尝尝‘逃学’到底是什么滋味”……原因千奇百怪,可无一不是发自孩子的天性。
的确,孩子逃学目的各异,但真正讨厌上学的却凤毛麟角。孩子的天性就是爱玩,就是探险。也许就像上面最后一个原因那样,只是出于好奇想尝一尝“逃学”到底是什么滋味罢了。钢钢的逃学不就是因为想在伙伴面前充一次“男子汉”,再加上玩耍的吸引吗?所以,面对孩子的逃学,家长大可不必惊恐万状地将孩子“当场拿下”。通过暗示、鼓励,完全可以解决问题。大费周章甚至大打出手有时不一定能够得到想象中的效果。
不相信我们可以换位思考一下:孩子逃学后脑子里想得最多的是什么?家长的“拷打”。家长的训斥和不分青红皂白的打骂往往会让孩子把注意力全都集中在惩罚上,至于逃学问题的错误根源和改正前景,却会被放在一边。
所以,面对逃学归来的孩子,消除其恐惧、负罪心理,帮助他们认识错误的实质,并让他们从内心深处决定不再犯这一错误,才是我们最需要完成的工作。而类似于钢钢妈妈的“鼓励”就是最好的治病良药。往往,这一句“相信”会让孩子的逃学毛病“药到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