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可操作性的育儿指南,市面上的各种理论很多,不是太浅太笼统就是太深太抽象;也看了很多妈妈成功的育儿案例,可照搬不了。教育这东西绝对因人而异,只有自己摸索,尽可能地让自己成为“教育专家”了。
深刻的自省:有了宝宝后,觉得自己在心智上一下成熟了很多,经常开始思考一些比较“深刻”的问题了。教育的复杂性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为此也开始阅读有关心理学的某些书籍。知道得越多,心理压力越大。因为“正确”的教育自己就没经历过,或者说正确的有为教育并不是被内化在自己心里的(我也是上“兴趣班”的一代)。
当我想进一步揭开宝宝的心理发育之谜的时候,更多的却是要面对自己的内心。我为什么会是这样的,我性格的成因,有多少是遗传,有多少是来自父母的行为影响。我发现只有把自己尽可能地整明白了,才能更好地教育宝宝。而且如果自己没有达到快乐的人生目标的话,那就不要指望孩子能做到。教育的问题兜了个圈子回来,变成“自我教育”:只有自己先弄明白了人生的许多意义,才能让孩子有个明白的人生吧。
平等的交流:尊重孩子并让孩子将来也能尊重自己,这也是我们做父母的基本原则和最终期待吧。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人很难在处于强势的情况下真正平等对待弱势(尤其对方是个“不懂事”的孩子)。蹲下来跟孩子说话、给她挑选自用物品的权利,这只是最表象的东西,你能在坚持自己内心价值的同时,真切地顾及她的感受并以她的立场做出决定吗?(比如谦让东西的问题)等她长大了,你能真正地放手让她走,给她自由和信任吗?或最基本的,你能每天抽出一些时间什么也不干,只是跟她聊聊天吗?我正努力这样做,尽管可能还很不够,但我想这种努力贵在坚持。
最终我总结的教育办法就是对孩子实行“无为教育”,对自己实行“有为教育”。自己先做到快乐,才能让孩子真正感到快乐,榜样的力量总是最强大的。通过不断地完善自己,不断地“自我教育”,来充实自己对教育孩子的认识,不断地矫正自己的行为,使自己保持思考的习惯和自省的状态。
现在,孩子已经成为我行为的最新标杆,我做所有事的时候都会想,这样做会对孩子产生怎样的影响。也许有点过分,但最初总是要矫枉过正一下,才能在心里固化某些东西吧。
不知这种教育理念算不算另类,希望能找到更多有这样想法的知音。
闫 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