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寓教于“斗”,与儿子“斗”其乐无穷(5)

名人是怎样教育孩子的2 作者:庞椿盈


“啊?真的?”三人迅速站起来,都跟着阎肃往外跑。那时候,满社会都在议论飞碟的事儿,出门时,阎宇还顺手把红缨枪攥在手里,以备不时之需。等他们拐过锅炉房,走到篮球场旁边,阎肃用手一指:不远处,有一个小伙子,坐在路灯下看书。阎肃说:“好好学学!我就是让你们看看,人家是怎么用功的。”

“嗨!讨厌。”阎宇和姐姐大声地抗议着。妈妈也被他逗乐了:“真讨厌!”

阎宇不再打架了,学习成绩一天一个样。阎肃更不忘让儿子明辨是非,提高他的道德修养水准。

阎肃一家四口因工作的原因曾在定慧寺院住过3年。在定慧寺住平房要自家点炉子,烧蜂窝煤取暖。烧炉子倒是也有好处,就是小孩儿可以随时在炉子上烤白薯、土豆之类的,吃着玩。

有时晚饭后,阎肃会带着阎宇在院里溜达会儿。路过食堂,阎宇看见一大堆土豆堆在外面,就跑过去捡起个很大的,说:“我拿回家烤土豆吃。”看阎肃也不表示反对,于是把它放进兜里,准备再拿几个,阎肃一见赶快说:“哎,别拿了,拿一个就行了,再拿就是偷了。”阎肃对阎宇总是这样,不是非常严格,但也足以让他明白,什么事不能做,更不能过分。

一次阎肃带着儿子一同看《早春二月》,其中有一个片段,是孙道临演的一位教师,这位教师在帮助邻村寡妇的女儿上学后,在回家的路上表现出挺兴奋。阎宇问爸爸:“他干吗那么高兴啊?”阎肃说:“人做了好事就会高兴呗!”这句话对阎宇的影响特别大,他意识到以前只知道打架是一件多么让人看不起的事啊!打那后,在可能的情况下他总会去帮助别人。

1980年,阎宇小学毕业,以全校第一的成绩考上了北京重点中学师院附中。

上高中时,班主任和阎宇商量,想请阎老来给全年级毕业班讲一次课,题目是: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阎宇那时虽说知道父亲是个名人,但对父亲在事业上的高度并没有什么概念,回家和爸爸一说,阎肃忽然谦虚起来,说:“你们同学爱听我说吗?”阎宇不在意地说:“那谁知道啊!这是老师让你去的,又不是同学。”“那讲什么啊?你们这帮年轻人爱听什么我也不了解啊。”“哎!瞎讲呗。”“行,那就去瞎讲讲。”阎肃嘴上这么说,其实是很认真地做了

准备,还特意问了阎宇不少同学的名字。在阎肃看来,这不光是一次与儿子的同学沟通的机会,更是一个直接与儿子沟通的机会。

到了周六下午,在一个大阶梯教室里,阎肃随着老师走了进来,阎宇跟着大伙儿一起鼓掌起哄。阎肃当时在年轻一代中还没什么知名度,但他一开口,就把大伙儿都镇住了。他先是顺嘴说出用一些同学名字编的顺口溜,合辙押韵的,弄得大家笑个不停。

接着,他讲了他的人生观点:好兵不一定都是要去当元帅的,想当元帅的兵是好兵,不想当元帅的兵也是好兵。以前有人说,不想当元帅的兵就不是好兵,非常不尽然,元帅是元帅,兵是兵,元帅重要,兵也非常重要。具体做什么,要看自身的条件和喜好。

阎肃还给同学们讲了一个小故事:在英国的一座大厦,有个看门人,一辈子站在门旁,为进出的客人服务。到他年岁不小时,老板看他辛苦了很多年,想提升他为领班,以便干些轻松的工作,不用再这么辛苦。但却被看门人拒绝了,他说:“我干这工作20多年了,懂得怎样干得最好,重要的是,我非常喜欢这份工作,觉得乐趣无穷。”

阎肃说,不一定往“高处走”对每个人都适合,要立足自己,只要自己努力了,做什么工作都能从中得到乐趣,使自己快乐地生活。

阎肃向来不空讲大道理,他总能把道理放在生活小事中,再通俗地讲给大家听,效果当然好了。那天连校长和很多其他班的老师都来听了,这让阎宇感到非常骄傲。

讲完课,阎肃走了,阎宇在学校却成了名人。但阎宇这次却没有飘飘然,因为他突然发现了父亲的高度,第一次对自己的父亲产生了崇拜的感觉。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