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辑 让孩子学会生活(1)

做最好的爸爸:一位普通父亲的教子手记 作者:赵海吉


在承担责任中成长

被称为美国“领导人教父”的丹尼斯·韦特利博士曾这样告诫父母:“如果想让孩子成为一个合格的人才,你必须使他/她从小就有责任感,在个人发展空间和个人责任之间达到平衡。”责任教育是孩子成长教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元素。我儿子小小年纪就患有轻微的过敏性鼻炎,这对他来说是一次血的教训。那年夏天,天气比较炎热,孩子一进自己的房间,就喜欢紧闭门窗,打开空调,享受清凉世界。这倒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但问题是多次提醒他注意要经常打开房间的门窗换换气,儿子总是置若罔闻,所以进到他的房间总会闻到一股不清新的味道。有时,是我们帮他将门窗打开,换换空气。本来,小孩处在生长发育期,免疫机制还不完善,抵抗力相对较低,在这样封闭的环境下极易患上过敏性鼻炎,再加上孩子有时会患上感冒,也会因之而诱发过敏性鼻炎。就这样,儿子得了过敏性鼻炎,有时早上一起床,一旦感觉到室内外温差较大时,喷嚏就接二连三打个不停,接着就是一把鼻涕一把泪,要折腾大半天这种尴尬的状况才会稍微减轻一些。这时候,我们就会对他进行“情境教学”:要学会爱惜自己的身体,房间经常通通风,保持清洁,平日里应加强锻炼,鼻炎这个小恶魔才不会来找你。

孩子不仅要对自己负责任,作为家庭的一名成员,也应当力所能及地承担家庭成员所负的责任。

在我家里,晚饭前,当父母正在准备一顿丰盛的晚饭时,孩子可做自己的私事,如做作业,收拾他自己的房间,也可以看电视。饭后,当父母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时,孩子就要下厨房洗碗筷。当我们周末打扫家里卫生时,孩子不能以学习为借口而躲避劳动,必须也要参与到清洁当中。孩子自己的房间自己收拾,只要孩子有这个能力,任何时候大人都是没有责任帮他收拾的,因为这是他的“地盘”。孩子自己穿的校服,什么时候应当洗,怎么洗,完全由孩子自己负责,父母只有提醒的义务,而没有帮他洗的义务。我们要商量有关家庭的重要事情,孩子是必须参加的,而且一定要征求孩子的意见,让孩子发表自己的看法。我们让孩子这么做,因为他是家庭的一员,他应当为家庭尽一份自己的责任。

记得孩子读五年级时的夏天,我们夫妻两个要外出开会,孩子一个人在家。当我们回家时,家里阳台上的花由于没有及时浇水,被太阳晒得叶子都蔫了。为这事,我们“小题大做”,针对儿子的家庭责任意识好好儿教育了他一番。事后也算是有成效,家里的饮水机没水了,孩子一旦发现,从来不请示我们,而是直接按照饮水机上的送水电话叫水,送水工来了,他就像个小大人似的,工工整整地在送水卡上签上自己的大名。

还有一次坐在小车里,孩子问我:“爸爸,等我长大了,你能不能把这部车送给我?”我明确地告诉他:“不会,因为车子是爸爸妈妈辛苦工作挣来的,你自己想要开小车,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而且,我还告诉他,等父母老了,不能工作了,他还必须要赡养我们,正如我们现在养他一样,这是他对长辈应尽的责任。每次给老家打电话,我们都让儿子给老人讲几句话,好让他明白,在千里之外,还有亲人在关心他,同样也需要他的关心。如果有可能,每次给老家寄钱,我们都会带上儿子,让儿子也亲眼目睹父母是如何孝敬关心老人的。一次我们带儿子去看一个楼盘,在回来的路上,我与爱人谈论那个楼盘的一套别墅如何让我们羡慕,但就是买不起时,儿子挺着胸脯认真地对我们说,等他长大了,要挣好多好多钱,帮我们买一幢别墅,好好儿孝敬我们。我们当然满口答应,等待儿子帮我们圆梦。

其实,每个孩子都会处在一个或多个集体当中,都会扮演某一个角色,所以孩子对集体更应有一份责任感。儿子曾担任课代表一职,对这个职务,他很不以为然,有次对我说想辞职不干了。我问他为什么,他说,做一名普通学生多自由,作业一交就不用管了。我告诉他:“老师信任你,把课代表这个神圣的职责交给你,你应当想方设法把它做好,为同学做好服务,这是很光荣的事情,对自己的能力也是一种锻炼,这也是书本上不教的东西,你比其他同学多学了知识,这样的好事哪里找?”这样一说,孩子明白了自己的责任后,再也没在我面前提过辞职的事。

我曾经历过这样一件事:

一所学校饭堂有一千五百余名学生在里面用餐,每次用餐之后,长条的餐桌上都是鱼骨、猪骨、青菜、剩饭,“尸横满地”,一片狼藉。饭堂做什么饭,餐桌上就有什么垃圾。装在饭盒里叫饭菜,倒在餐桌上就变成了让人恶心的垃圾,后来用餐的学生找一个干净的餐桌都是件不容易的事,只好面对一堆恶心的垃圾用餐。而饭堂的门口处,专门设有回收剩饭剩菜的垃圾桶,可相当多的学生却视而不见,依然我行我素,照倒不误。

学校为解决这个问题,在饭堂的墙上贴了明显的提醒警示:“请不要乱倒剩饭剩菜。”另外,安排了专门的值日教师和学生进行监督,学校还利用大会小会向学生宣传了不少,可是效果始终不理想。当你不注意时,总有学生浑水摸鱼将剩饭剩菜倒在桌子上,一走了之。当值日教师追查时,坐在此桌用餐的学生,就会你指我我指你都不承认是自己倒的。若强令学生将垃圾收走,有时也会有受冤枉的学生。只要一张桌子上有学生倒剩饭剩菜得不到有效控制,这种情况立刻会像瘟疫一样传染到整个饭堂。这也是“破窗效应”的一个极好佐证。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