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胜经】
■ 活出真实的自我 ■
重庆外国语学校 李安全
尽管李斌所走过的路确实是充满荆棘的,甚至是刺破了他的身躯,但是,他却倍感光荣。所以,在他的回忆之中,一切都是那么的寻常,也是那么的美好。为什么?因为他的人生信念就是“活出一个真实的自我”,因为他要去寻找自己的梦想、自己的未来。
生活或许总是寻常的,生活的道路甚至是“充满荆棘”的,但是,只要你有一个美好的心,只要你有一个美好的愿望,你就可以从寻常的生活之中去发现“诗”。就像许许多多的青年一样,李斌的人生际遇也是那么的寻常,读初中,读高中,参加高考,高考前的噩梦,“功利并且世俗”地选择大学志愿;比一般的青年更“不幸”的是,李斌选择了复读,而且是从理科改为文科。
但是,李斌所体悟到的不只是痛苦,不只是遗憾,不只是郁闷,他还体会到了“诗意”,体会到了“寻找或者行走的过程却充满荆棘”,“在披荆斩棘的过程背后,是光荣的烈焰在喷薄”。以一个很小的事情为例,读作文与抄作文。李斌的体会是:“看作文选则在无形当中增加了我的阅读量;抄写下来既让我练字,又无形增加了我的记忆能力;点评锻炼了我承受批评的能力;评分让我学会了竞争;整个竞赛让我思考如何才能把一项活动做得完美,比如有时我就想添加配乐之类的,这无疑既增强了我的口才,又学会了一定的组织能力和技巧。”其实,和朗读、背诵一样,抄写是一种最基本的、最有效的学习方法,但是,或许是因其太枯燥,太简单,很多人都不愿意做,很多人都不能够善始善终。
所以,一定要把目光放远一点,再远一点。把目光放远一点,其实就是要多读书。“对于莘莘学子,不管外界多么纷乱,读书是必要的。读书是纯粹的,它的目的不是为了挣钱,而是为了养气,是种涵养。这是一种仰望星空的愿望。而赚钱看的是脚踏实地的能力。将读书与挣钱挂钩,这本身就是错误的。”这是一段精彩的内心独白,更是一个过来人推心置腹的忠告。把目光放远一点,其实就是要全面发展,兼顾文理;就算你是一个文科生也要学习一点理科的知识,作为一个理科生也不能忽视了文史常识。把目光放远一点,还需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要敢于怀疑,要善于怀疑,还要善于通过自己的探究来解除疑惑,促进自己的智慧成长和精神成长。
读了李斌的《光荣的荆棘路》,竟然就联系到了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用今天的眼光来看,我们最深刻的感悟就是陶渊明对高洁志趣和纯真人格的坚持,就是他对那种平淡自然的人生境界的执著追求。
一言以蔽之,就是要做自己,做好自己。李斌所说的“活出一个真实的自我”,在精神境界上与陶渊明是一脉相承的。作为现代人,我们尤其需要有自己的追求,自己的梦想;我们尤其需要有自己的个性,自己的生活;我们尤其需要做好自己。有了这样的信念,身处逆境,我们就可以正视;心情烦躁郁闷,我们就可以求得宁静淡泊;面对冷嘲热讽,我们就可以充耳不闻;面对种种诱惑,我们就可以淡定从容。这样的人生,才是真正的人生;这样的率性自然“忘怀得失”的“我”才是真正的“我”,最好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