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9月2日
· 彼得·沙拉维 耶鲁大学教授。先后取得斯坦福大学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耶鲁大学博士学位,并于1986年成为耶鲁大学教师,先后担任艺术与科学研究生院院长、耶鲁学院院长等。曾与约翰·米亚博士一起提出了“情商”理论的主要纲领。先后获得国家科学基金会青年科学家总统奖、第63届莱克斯·希克森社会科学优秀教学奖等。
1. 像站在阳台上遥望你们归来的家人一样,像五湖四海的家人思念你们一样,耶鲁大学会渐渐记住你们的长相,熟悉你们的声音,欣赏你们的天赋、你们的幽默、你们的俏皮和古怪,以及你们独特的才华。
2. 教室、图书馆、实验室里的学术氛围会因为不同的人的出现而增强,他们的生活经历和你们不同,他们有着不同的教育背景、文化背景。
3. 持续对世界保持高度的好奇心,以及能够提出有趣问题的能力。
4. 有时面对共同的挑战,你的同伴们会用不同的方式去迎接,他们的方式可能会让你觉得难以接受,但是实际上这会引发你们重新思考、提出疑问,最后改变或是更加确信自己的观点。
5. 耶鲁提供机会让你们渐渐成长,让你们不仅学会欣赏不同的思维方式,而且让你们对个体差异性有更深的认识,你不会再去猜想谁第一眼看起来和你很相像或者是谁第一眼看上去和你基本上没有共同之处。
6. 学习用不同的方式思考,这既没有约定俗成的方法也没有必须的环节,更没有规律可循。
■ 语 录 ■
YU LU
耶鲁大学,一个闪亮甚至是神圣的名字,那里,有无数人心中的梦想;那里,是无数人理想的天堂。三百多年的历史、全球顶级排名、众多杰出校友、13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辉煌的成就带给我们震撼的同时,也带给我们深深的思考:是什么造就了奇迹?耶鲁到底给了莘莘学子怎样的“金钥匙”?我们在仰望的同时,又可以有怎样的属于自己的收获?彼得·沙拉维教授似乎不经意地告诉我们,答案其实很简单。
“耶鲁”是世界顶级学府,到这里的当然是为着求学而来的学子,“耶鲁”要给他们的似乎当然是知识,甚至是其校训上的“真理”。但是,请“让你的思维转个方向”,彼得·沙拉维教授告诉我们:“从这一刻开始我们将组建一个全新的特殊家庭”,“在接下来的四年里,我们不仅会从整体上了解你们,而且还要详细地、进一步地了解你们每个人”,“像站在阳台上遥望你们归来的家人一样,像五湖四海的家人思念你们一样,耶鲁大学会渐渐记住你们的长相,熟悉你们的声音,欣赏你们的天赋、你们的幽默、你们的俏皮和古怪,以及你们独特的才华”。“家”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了,家里有温馨,有自在,更有关爱。像呵护“家”一样经营一所大学,像关爱家人一样欣赏每个“耶鲁人”,或许这正是“耶鲁”屹立于世界高等学府塔尖的原因之一。
而“耶鲁人”作为家庭的一员,为自己、为家里的兄弟姐妹、为家的温馨和谐幸福富足,做出多大的努力和付出,不都是值得的吗?思维转个方向,心境做个转换,以家人对家的态度看待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以及环境、人际关系,我们感受到的可能就不再是烦琐、单调、枯燥、压抑、戒备、尔虞我诈,就不单是前程的奋斗和使命的实现,更多的就是在温馨的氛围和彼此的关爱中“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人的潜能”,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做到最好,让家的力量变得更强大。这不是生活的技巧,而是生命的态度、人生的境界。
中国古语有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正是彼得·沙拉维教授要告诉我们的另一个耶鲁“秘诀”:“我们旨在指导你们思考的方式而不是思考的内容。”人,复杂而丰富——每个人的家庭背景不同、成长经历不同、教育背景不同、思维方式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同。“在你们人生的关键时刻,为你们创造了与许多拥有不同经历的人接触的机会,这些人对生活有着不同的诠释”,在与他人的“讨论和争辩甚至是经常在一起的耳濡目染”中,本就复杂而丰富的学子会吸收到更加多样的营养,“提出有趣问题的能力”、“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分析的能力”、“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的能力”、“与人协作的能力”等会在无数次的“脑力风暴”中逐渐形成。当然,不是每个人都那么幸运地在身边聚集了这么一群世界精英,但是,养成思考和批判的习惯、“学习用不同的方式思考”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在信息如此丰富、资讯如此发达的现代社会,古今中外的任何人、任何思想都在身边,“脑力风暴”随时随地都可以光临,只要你不墨守成规,只要你敢于挑战。
彼得·沙拉维教授告诉我们,“让你的思维转个方向”,请千万注意,思维的方向绝不只有前和后,也不只是增加上下和左右,任何一个角度都可以是你思维转去的方向,思维是立体的、无限的。人生的目标可能是需要坚持的,但实现的方式却可以是丰富多彩、不拘一格的,甚至是匪夷所思的。当你能够面对一个确定的目标想出多种达成的方式时,你就有机会找到通向“罗马”的多条大路,在比较中选出属于你的到达“罗马”的最佳途径。
所以,从现在开始,拆掉思维里的墙,让你的眼光看得更大、更远,这样才能更快地走到心中的那座金字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