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前言(2)

你为什么会浮躁 作者:张保文


纵观浮躁的表现,主要可归为以下几个方面:

1.理想和价值感(人生意义)丧失,易急功近利,消极悲观。

2.做事缺乏方向和重心,易茫然和丧失方向。

3.思维缺乏理性和判断,不善于思考,头脑冲动,易盲从。

4.人格缺乏独立性,过于依赖别人的评价,易受环境左右。

5.思维出发点错误,遇事不能反求诸己,而是责之于人;做人不能先人后己,而是自私自利。

6.做不好“克己”功夫,缺乏自制力,对自己缺乏约束和教育。

7.做事无恒心,无定性,易见异思迁。

8.贪图享受,不能艰苦奋斗,耐不住寂寞。

观察周围,我们会发现很多人或多或少都有上面的一些特点。浮躁是我们个人事业成功、生活幸福的大敌,对于国家和企业而言,浮躁更是务实发展的大忌。可以说,我们民族的复兴、企业的振兴、个人事业的成功,都是一个去除浮躁的过程。

工作是一个人的天职。一个人的工作质量不仅决定自己的生活质量,同时也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好坏的有效尺度。一国经济的发展就是由无数踏实工作、诚实劳动的人推动起来的。只要每个人都能够在自己的岗位上踏实工作,国家振兴就不是一句空话。基于此,本书着眼于全民职业素养的提升,结合工作中和社会上出现的种种浮躁现象,从价值观、使命感、职业理想、情绪管理、身心修炼等几方面入手,从传统文化、社会学、企业管理学、心理学等诸多学科中汲取精华,从一个人的内在观念到外在行动,从心灵深层和具体操作中寻求消除浮躁、提升职业精神的方案。

浮躁之心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意识不到自己浮躁。曾子有句话,叫做“吾日三省吾身”。我们也可以每天自己反省一下,如果意识到自己浮躁,当下就把浮躁之心转化为进取之心、务实之心、奉献之心、平常之心;如果觉得自己不浮躁,就应当再接再厉,时常提醒自己不要轻易犯了浮躁的毛病。

禅宗有一句话,叫“烦恼即菩提”,同样,浮躁的另一面就是静慧。一个好的问题,往往已经包含了答案。如果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能够静下心来,问问自己,是不是开始浮躁了?为什么会浮躁?我们的心就可以踏实下来,浮躁之心也就能随之转化为踏实务实之心。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