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诺贝尔奖无缘中国,问题出在哪里

你为什么会浮躁 作者:张保文


科研人员必须创新,如果只是简单地储存知识,其价值可能只值 5元钱一张的光盘!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叶大年

诺贝尔奖(以下简称“诺奖”)一直是国人心头的遗憾。“诺奖”是以瑞典著名化学家、硝酸甘油炸药发明人阿尔弗雷德 ·贝恩哈德 ·诺贝尔的部分遗产作为基金创立的,“诺奖”的设立主要是为了奖励在物理、化学、生理或医学、文学及和平(后添加了经济)等领域对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学者。

“诺奖”是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奖项,其价值自然毋庸置疑。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有影响力的国际奖项,却屡屡与国人失之交臂。有评论说,每到“诺奖”颁奖之日,便是中国舆论伤心反思之时,土生土长的中国人得不到“诺奖”成了国人心头永远的痛。

其实,“诺奖”无缘中国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这种现象背后国民浮躁的心态。长年来,国人对于“诺奖”望眼欲穿,折射出好高骛远、重功名、轻价值的浮躁心态。这种心态对我们国家的长远发展极为不利。

21世纪是创新的世纪,创新决定一个国家和企业的竞争力。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俞国良表示,浮躁心理会使一个人的创造力下降,“研究一个新课题需要花很大气力,有些人为了追求短期效益,势必去模仿或剽窃”。

在科技领域,我们的科研人员数量世界领先,专利数量堪称世界第一。教育部副部长郝平称:“中国高校按科技论文数排序,自2004年以来,科研能力一直排在世界第五位。然而,我们的专利有许多是无价值的专利,论文也存在着大量的东拼西凑或剽窃行为。”专心科研的人备受冷遇,这种不利于科研发展的社会大环境,让有潜质的科研人员难以专心进行研究。多年来,中国的科学技术最高奖空白,就说明了我们的差距。在这种浮躁心态下,“诺奖”角逐无果也是很自然的事了。

科教兴国,人才兴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决定科学技术水平高低的就是教育。反观国内的教育现状,情况不容乐观。在我们国家,从小学到高中,甚至是大学,各类考试接连不断。杨振宁曾率一批“诺奖”

获得者来华讲学,当有人问到他们当中有没有“高考状元”时,杨振宁笑说:“按照中国的高考标准,我们都是差生,在中学里,都排在十名以后。”“诺奖”获得者朱棣文认为,考试并不重要,学生也不要只满足于一个解决方案。重要的是培养一种科学直觉的习惯,学会用不同方式看待问题。当前教育环境下,即使有一些不错的“科学苗子”,也在这种应试教育的指导下,慢慢变成一个个角逐分数的考生。

以追逐分数的浮躁心态去学习,很难成为真正对国家和社会有益的人才。学习和研究,其生命力就在于创新。“诺奖”的缺席说明我们在科技创新方面的薄弱,也反映了当下社会浮躁的心态。浮躁使我们的创新失去了精神动力和支撑。有人认为,国人浮躁心态的出现,主要是源于内心民族精神的失落,这句话可谓是点出了问题的本质。我们知道,自主创新和技术引进相比,投入大、时间长、见效慢。没有国家和民族长远利益的考虑,人们很容易急功近利,不愿投身科技创新。很多学生到国外留学,毕业后宁愿给外国公司打工,挣现成的高工资,也不愿意从零开始,回国创业;一些企业不思进取,小富即安,甘于给别人做代工,过于依赖技术引进而忽略自主创新。这些都是缺乏民族精神的体现。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动力支撑就是我们的民族精神。对于蓬勃发展的中国经济和中国企业来说,创新不仅是生存法则,同时,也意味着一种民族责任。21世纪,中国正逐渐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国际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的发展系于每个中国人,在这种经济形势下,我们更应当目光长远,认清使命,承担责任,踏实务实,在创新中出成绩,在创新中求发展。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