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敬者,主之一谓敬;所谓一者,无适(心不外向)之谓一。
——北宋 程颐《二程全书》
从北京某高校硕士毕业多年的陈娟(化名),原本在一家日资银行就职,薪水不菲,工作也令外方老板颇为赏识,但没多久,就跳槽到了一家泰资公司。短短几年里,“不安分”的她,竟然换了 3次工作。每每有人调侃她的“跳动症”,她就说:“刚刚过去的奥运会,我们国家的运动员都得了蹦床冠军,为何不让自己也先‘跳’一把?”
这是一个强调个性体验的时代,想“跳”一把的白领绝非陈娟一个。
很多人跳槽是为了换一种生活方式,寻求流动跳跃的感觉,寻找时代弄潮儿的体验。这种为寻找体验而轻易“跳槽”的做法,就是浮躁的一种具体表现。很难想象抱着这样心态的人能够敬业。
习惯上,我们把敬业看成是一种具体的行为表现,看到一个人无私奉献,勤勤恳恳、尽职尽责的工作,就说这个人很敬业。实际上,敬业不仅是一种好的行为表现,更是一种内心的觉悟和修养。一个人不敬业,轻视自己的工作,对自己的工作随意敷衍和应付,表面上看是行为出了问题,实质上是内心对工作的认知出了问题,体会不到工作的价值和乐趣,进而产生了浮躁情绪。
中华民族历来有“敬业乐群”、“忠于职守”的传统,敬业是中国人民的传统美德。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主张人在一生中始终要勤奋、刻苦,为事业尽心尽力。他说过“执事敬”、“事思敬”、“修己以敬”等话。在《论语 ·宪问》中,子路问孔子什么叫君子。孔子回答说:“修己以敬。”即“修养自己,保持严肃恭敬的态度”。将“敬”当成做人做事的首要态度。
北宋著名学者程颐对“敬”字做了进一步解读,他认为:“所谓敬者,主之一谓敬;所谓一者,无适(心不外向)之谓一。”意思是说,专心致志于一件事,心无旁骛就做到了敬,由此可知,一心一意专注于自己的工作,就是敬业。
国内“敬业”一词的最早提出,当是近代学者梁启超先生。他在《敬业与乐业》一文之中,把敬业乐业当成是人生的至高法则。认为“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梁启超认为,所有的职业都是神圣的,都是可敬的。因此,无论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无论报酬和地位高低,都是值得尊敬的。从事工作和劳动,也是每个人来到世上的必然。“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只要根据自己的才能和境地,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如果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从道理方面讲,是亵渎了职业之神圣;从个人方面说,一定会把事情做糟了,结果自己害自己。”因此,梁启超先生把敬业主义看成“对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
认识到工作的必然和神圣,我们自然会驱除浮躁,用一种恭敬严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做到敬业。敬业精神表现在个人行动上,就是有明确的奋斗目标,朴素的价值观、忘我投入的志趣、认真负责的态度,以及脚踏实地的行动。敬业是一种值得赞扬的好行为,同时也是一种增添人格魅力的内在修为。培养正确的职业观和人生观,常怀敬业之心,常行敬业之举,久而久之,我们自然就能和浮躁保持距离,使敬业成为自己的一种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