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 睿智:不识人长是己短,能用人短是己长
1、薪水是谋生前锋,能力为发展后盾
——积“能”胜于积“财” 有一天,报社一位年轻记者去采访日本著名企业家松下幸之助。年轻人做了认真准备,与松下先生谈得很愉快。采访结束时,松下先生问年轻人:“小伙子,你的薪水是多少?”“薪水很少,一个月才一万日元。”年轻人不好意思地回答。“你的薪水远远不止这一万日元。”松下先生微笑着对年轻人说。年轻人听后,有些奇怪:不对呀,明明我每个月薪水只有一万日元,可松下先生为什么会说不止一万日元呢?看到年轻人一脸困惑,松下先生接着说道:“小伙子你要知道,你今天能争取到采访我的机会,明天也就能争取到采访其他名人的机会,这就证明你在工作方面有一定的潜力。如果你能多多积累这方面的才能,就像银行存钱一样,钱存入银行里生利息,而你的才能也会在‘社会银行’里生成利息,将来连本带利地还给你。”松下先生的话让年轻记者茅塞顿开,几年以后他果然做了报社社长。
这是个打开观念抽屉的故事,告诉人们注重才能积累比薪水更重要,因为才能是生存发展的厚重之本。由此我想到了如何认识大学生社会锻炼的问题。
众所周知,不同的大学起点不同,不同地域大学的文化也不同,就连度假方式和社会实践锻炼也有很大的区别,仅这一点就给今后就业和人生带来了很大的差异。那些旧观念的大学生确实需要以新思维开发自己,不要待在家中,不要在电脑游戏中消耗青春,不要在简单的劳动走向误区,而要挑战自己,向高品位、高难度的社会实践学习,走向人才市场准备收获第一桶金。
北方大学生打工注重的是赚钱,南方大学生注重的是锻炼,北方大学生多是习惯做家教,南方多是做营销。虽然营销包括广告文化的介入,有时不如做家教稳定和赚的钱多,但南方学生更多还是选择前者,因为前者会让你积累社会经验,学到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早晨公司的严格训练,白天工作的忙碌奔波,中午啃着早已凉了的快餐,晚上疲惫却又兴奋地回到校园,此时,打工的意义早已超出了北方学生平稳地从事家教所赚得的十几元、几十元。你也许会遭人白眼,也许会被拒之门外,也许周末一两天没有收获……但在这无数个“也许”中,你真诚了、自信了、坚强了,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再回到书本中寻找,这样学习也更有动力,更有目的。而在北方的一些学校,打工族被看成是学校的异类,大学生们都认为只有贫困生才会为了生计才去打工,甚至觉得打工很丢人、没面子,宁愿终日喊着“空虚”,也不想去品尝打工的酸甜苦辣。这是观念问题,大学生步入社会之前,确实在思想上和工作上存在着这两个极端——南北方差异的极端。因此,南北两地的大学生已站在了不同的起跑线上。
北方学生把自己的最佳生涯设计为大学—硕士—博士,然后被一家外资公司聘用,把学历当做尚方宝剑,用文凭说话;南方人更多的是大学毕业后参加工作,根据工作需要考研、再工作,然后根据社会实践考博,能力比学历重要,学历为能力服务。
南北方大学生的差异主要在于观念;积“能”与积“财”孰先孰后、孰重孰轻。笔者以为大学生社会锻炼是个改变旧观念、接受新观念的好机会,在实践中多交流融通、多体验感受,就知道“能”与“财”的关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