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父慈母”缺一不可
中国人常把母亲称为“家慈”,是说母亲就是慈祥、善良的化身;把父亲称为“家严”,是用以形容父亲的严厉或严格。父母之爱是世间最伟大、最高尚、最无私的爱,而这种爱又有“严”有“慈”,缺一不可。作为一个领导者,处理好与下级的关系,就要善待下级,爱护、关怀、培养下级,这种对待下级的“爱”也需要“严、慈”并施,缺一不可。
所谓“严”,就是在管理上要高标准、严要求,不能马马虎虎;对原则问题、大局观念、是非对错要旗帜鲜明,丝毫不能让步;要严格纪律,确保令行禁止,不能迁就错误;在安排工作、交代任务时,不仅要敢于放手让下属去做,还要明确要求、规定时间,并检查完成的情况。所谓“慈”,就是牢固树立群众观念,主动热情地关心爱护下级,给他们工作上以帮助体察,生活上以关怀照顾,真正做到解其所困、帮其所需,尽量做到深入细致、关怀备至。不少事实证明,如果仅有“严父”之心、缺乏“慈母”之意,就容易让下级敬而远之,久而久之则会脱离群众,滋长官僚作风;反之,则会造成管理失控,溺爱有加,不利于成就事业和人才培养。比尔· 盖茨治理公司如不以严厉著称,就很难成为今天的企业巨头;被人称为严厉得近乎“野蛮”的著名教练马俊仁,可能不是中国田径界最好的教练,但他绝对是一个成功的教练,这成功就来自于他的“严格”。
在具体工作中,怎样做到对下级既“严”又“慈”呢?
首先,要坚持公正、信任、平等三条原则。公正原则:领导者的职责说到底是一个平衡关系的问题,既然是平衡而不是失衡,就要在处理问题,特别是涉及若干个下级的利益问题、评价问题时,要努力做到出以公心,一碗水端平,不亲不疏,不偏不倚。信任原则:对领导者来说,信任和授权是联系在一起的,尽管上下级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行政距离和心理距离,但通过对下属的充分信任和授权,就可以大大缩小这种距离;每个人都有成就感,有被重视和肯定的心理需要,一个好领导,必须善于通过信任来调动下属的积极性。平等原则:人常说“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而一个领导对待他的下属也要坚持人人平等,避免位高言重、人微言轻的现象,特别是对那些少言寡语、埋头苦干的人更要一视同仁;领导者要了解、掌握下级的思想,就要给每个人发表意见的机会,人格平等更是领导者需要注意的问题。
其次,要讲究方式方法。尽管每一个领导者都会有不同的方式,但也有一些共性的东西,不妨长久地保持下去。在多年的管理实践中,领导者体会较深的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要时刻想到下属的优点和长处。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人人如此,领导者应将心比心,就会发现每一个下属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这就是他的价值所在。当领导者面对一个下级或与别人谈到一个下级时,首先想到的应该是他的长处,而不是他的什么缺点,甚至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缺点。乐于肯定别人、赞赏部属的优点,恰恰是一个领导者应该具备的美德。这种美德可以使众多的下级心情舒畅、乐有所为,而领导者不仅不会失去什么,反而自己也会拥有一份愉快的心境。
二要考虑下级的自尊。每一个人都有被尊重的需要,下级更是如此。对下级的意见、所做的工作,包括所办的事情,如果觉得不大妥当,都应该给予恰当的反应。但是,当一名下级所说的话、所办的事不符合自己的心愿时,不要粗暴无礼地指责、咒骂,特别是不要在大庭广众之下雷霆震怒。如果为了显示自己的威风和地位而不顾下级的尊严,就会引起下级的反感和怨恨,这也是不自重的表现。
三要善于区别不同类型的下属,给予相应的关心。下级中年龄、性格、要求都各不相同,领导者应该细心地了解和掌握他们的心理特点和实际需求,真心诚意地帮助他们排忧解难。如果领导者对自己的下级很关心,而且确实能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哪怕仅仅是一句生日问候、婚礼祝福,一次出差归来的关爱、住院期间的探望,也会激起他们的感激之情、努力之志、向心之力。这是领导者的宝贵收获,而不是分外的闲事。
善待下级的领导,也一定会得到下级的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