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郑玄(1)

中外教育名家的教育智慧 作者:张在军


生平介绍

郑玄(127年—200年),中国东汉经学家、教育家。字康成,北海高密(今山东省高密县)人。出身于一个没落的封建官僚家庭。

据《世说新语·文学篇》注,郑玄“少好学书数”,8、9岁已学会四则运算,13岁开始学《五经》,同时对天文、历法、气象等知识感兴趣。

“年十六号曰神童”,得县令赏识,少为乡啬夫(掌听讼、收赋税),但不乐为吏,常到学官处去求教。后郑玄到洛阳上了太学,学通了《京氏易》、《公羊春秋》、《三统历》、《九章算术》。继从东郡张恭祖受《周官》、《礼记》、《左氏春秋》、《韩诗》、《古文尚书》。后又去扶风师事马融,在其门下三年,只由融之高业弟子传授。但他日夜钻研,不曾倦怠。后马融听说他善于算术,才被召见。郑玄借此机会质疑问难,尽得所授而归。马融对此曾感慨地对学生说:“郑生今去,吾道东矣!”郑玄游学十几年回到家乡,已有学生近千人,赵商、张逸、汜阁等皆亲受其益。

后因党争,与同郡孙嵩等40余人,被禁锢达14年之久。郑玄此时杜门不出,专修经业。灵帝末解除了党禁。这时郑玄年已60岁,远方来的学生数千。袁绍任命玄为左中郎将,不就,乃逼他随军,卒于途,时年74岁。他所注《周易》、《尚书》、《毛诗》、《仪礼》、《礼记》、《论语》、《孝经》、《尚书大传》、《乾象历》,又著《天文七政论》、《六艺论》、《毛诗谱》、《驳许慎五经异义》、《答临孝存周礼难》等几百余万言。他的学生又将他平日答弟子所问五经,编为《郑志》八篇。《后汉书》论评他“括囊大典,网罗众家,删裁繁诬,刊改漏失,自是学者略知所归”,除经学外,他对当代自然科学如天文、数学等方面也有贡献。

教育思想

作为我国封建社会正统学术,儒学是统治阶级思想、文化、教育的综合体现,它与封建社会的教育密不可分。事实上,儒经即教材,经师即教师,儒家治学思想也即反映了其教育的思想。所以郑玄虽无专门的教育论著问世,但由于他遍注群经而又长期执教,因而对儒家教育思想的整理、发挥与创造有着系统的、不可忽视的突出成就。郑玄从事教育工作20余年,他提出了一些教育观点。

一、对古代学制的考证古代经籍中零散记载的远古各代学校名目繁多,后代学者均难尽知其详,郑玄根据礼记《王制》:“小学在公宫之左,大学在郊”。认为从殷代开始,学制就分为小学、大学两大类。因时代不同,校址不同,办学者或天子、或诸侯之尊卑不同,所以学校的名称也就不同。并考证上庠、右学、东序、东胶、辟雍、泮宫为大学;下庠、左学、西序、虞庠为小学。还据《尚书传》“年十五始入小学,十八入大学”。认为小学与大学的区别,主要是学生入学的年龄不同。关于学生来源,郑玄考证有“国子”与“俊选”两类。这种求学制度,也是统治阶级的选士制度,经郑玄系统阐释,对后代的官学及知识分子的仕进制度影响颇为深远。

二、对教育作用的认识教育的作用无外乎对社会与人的发展造成影响。这两个方面郑玄都有独到的认识。

首先是以学为本、化民成俗的教育社会观。郑玄继承了儒家以德治教化为本的治国思想,说:“言以学为本,则其德于民无不化,于俗无不成”。就是说要以教育为根本,达到化民成俗的、治国安邦的目的。怎样化民成俗呢?郑玄一是主张“行孝于内”。指出“言教不必家到户至,日见而语之。但行孝于内,其化自流于外”。二是主张尚贤于表。指出“人君为政,无强于得贤人。得贤人则天下教化。”三是主张因情而教。指出“圣人因人情而教民,民皆乐之,故不肃而成也”。

其次是“始生之性皆正直”,“教则进之”的人的发展观。郑玄继承了儒家传统的“性善论”观点,他说:“始生之性皆正直”,主张通过教育保存和发展原有的善性,除去后来染上的不良品性,促进人的发展进步。在人发展进步的教学内容上,郑玄把经籍中的“六德”、“六行”统归为“德行”,说:“德行,内外之称,在心为德,施之为行”,因而一言以蔽之曰“德”。又把“六仪”归为“六艺”中的“礼”,因而一言以蔽之曰“艺”。

三、对教材删定的思想及成就儒家的经便是儒家的教材。郑玄为改变经说纷繁芜杂,“学徒劳而少功,后生疑而莫正”的现象,他遍注群经,删定教材,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在教材内容的选择上,因郑玄政治上尚“礼”,所以他尽注“三礼”,使“三礼”之书合为一家之学,是封建社会两千多年来较完整的教科书。郑玄同时尚“刑”,因而他也注释了汉代的律令,其章句一直是儒家的教学内容,直至魏明帝时,仍下诏“但用郑氏章句,不得杂用余家”。在教材文句的删定上,因郑玄崇简尚朴,所以他博览约取,“删裁繁诬、刊改漏失”,把浩瀚无边的诸家之说统一刊定为较易掌握的基本教材。这无论对学术,还是对教育,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