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4.人祸天灾(4)

革命与生意 作者:吴比


无限的能力加上无限的欲望,其结果不是一场大胜利,就是一场大灾难。20世纪初,英美第二次工业革命如火如荼,橡胶需求量急速增加。西方橡胶公司趁机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出乎西方人的想象,大清朝的臣民对于股票买卖仿佛有天然的偏好。1910年3月中旬,一家名不见经传的英国橡胶置业公司伦敦股市融资失败后,却在中国受到了狂热追捧:股票发行时间原定上午10时,但排队者人山人海。为便于人潮中推挤,很多人将脑后辫子盘在头顶,像座“富士山”。无数“富士山”努力挪动,银行决定提前开门,疏导人流。一个小时后,股票申购完成,价值10万白银的股票吸纳了160万两的认购资金内容整合自雪珥《国运:1909》中“牛背上的大清”一节与《宣统二年通商各关华洋贸易总册》等相关资料。。上海商人陈逸卿、陆达生和唐寿江等人广泛利用中外金融圈的人脉,调动钱庄钱款,向外资银行拆借,大量买入橡胶股票。在他们影响下,上海三十余家钱庄大量购存股票。如森源钱庄,自有资本不过一万两,也多方筹集20万两参与投机。个中风险可想而知。

国人对股票投机的过分热情,无疑在外国人眼中就是“钱多人傻”。于是,当英美列强抓住工业革命的机会力争上游时,一场中国人的金钱游戏激情发生,最终演变为人为的金融灾难。有人估计:股灾爆发前,华商投入上海橡胶股票交易金额约为2600万至3000万两;投入伦敦市场1400万两。投资总额在4000万到4500万两左右数据源自《北华捷报》与《通商汇纂》相关资料。,将近王朝年财政一半收入。

这本就是一幕建立流沙上的海市蜃楼。来中国融资的橡胶公司,超过半数平均市值不到8万两。宣传推广中,它们有的把刚栽种的树苗描述成橡胶;有的干脆连橡胶种植园都没有,圈一块地,就能绘声绘色地给中国股民讲一个动听的故事。彼得·林奇说过:“当人们迷信到将毕生积蓄下注到一个子虚乌有的事业上时,这就是所谓的狂热或泡沫。疯狂的投资人付出荒谬的价格买虚假的机会,股价迟早大跌。”1910年3月,上海市场每十股橡胶股票售价白银70两。整整12个月后,每10股橡胶股票售价仅为白银7两。

为缓和局面,清政府只得出面周旋。上海道台蔡乃煌与商会会长周金箴协商,决心联手救市。除担保借款,政府极力抓捕股票买卖中的活跃分子,以图转移视线。然而,被清政府通缉的对象也是各有门道:陈逸卿,受美国政府庇护;唐寿江,花钱买过三品顶戴,虽被两江总督张人骏请旨革职,却又发现他拿着葡萄牙护照。

到了1911年3月,市面颠簸不稳,几家钱庄巨擘先后死去。这时股灾的始作俑者--外国橡胶公司与各大洋行,纷纷采取明哲保身的艺术哲学,前者抽身而退,后者厉行收回借款,给清政府留下一地鸡毛。这年初,上海尚有本土钱庄81家,股灾过后,减为51家,再经辛亥革命冲击,只剩下28家苟延残喘。上海之外的城市,这种中落景象也不胜枚举。

对此,《时报》评论:“财界扰乱已达其极,一般社会咸被其灾,全国乃宣告破产矣。”义善源关张后这7个月,辛亥革命爆发,清政府果真垮台。

投机梦就像一味催情的毒药侵入王朝的肌体。

难以理解,何故国人会对房产、股票这种带有很强投机性的事物如此偏好。1883年,胡雪岩囤积生丝破产,上海地产泡沫破灭,引发的金融紊乱过去不到三十年,金融灾难就再次袭来,恶劣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

放宽视野,不妨看看大致同一阶段,美国股市野蛮生长中的有序发展,是如何推动大国崛起的。

食品公司纳贝斯克20世纪初公开上市,稍早些时候宝洁实施了员工认购股份制度。纳贝斯克出售股票价值3000万美元,股东1300余人,上至名流,下至百姓。利用募集资金,纳贝斯克实验室1911年研发出奥利奥饼干。时至今日,奥利奥仍是全世界卖得最好的饼干之一。

一家叫“大美茶叶”的企业,名字夸张,但规模一般。正是借助股市资本的力量,1912年,“大美茶叶”改名“大西洋与太平洋茶叶公司”(A&P),拥有了400家连锁店,年销售额10亿美元。如今,A&P的名号行业范围内全球名声响亮。

至于美国钢铁,借助股市支持,它先后吞并50多家企业,控制美国65%钢铁市场。而1911年前后,北美银行、波士顿银行、兰卡斯特高速公路、查尔斯河大桥等一批银行、铁路公司也登录纽约证券交易所。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