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七章 统筹观:运筹统筹安排,弹好改革发展的钢琴

领导者36观 作者:傅治平


三、当前需要统筹兼顾的具体内容

不同时期,统筹观所要处理的关系与要求,是不尽相同的。随着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及人民群众增长的新需求,统筹兼顾的侧重点也会发生变化。不管侧重点发生多大的变化,但最终的统筹目的却不会变化,即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原来提出的“五个统筹”之外,又增加了三个统筹,即 “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善于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营造良好国际环境”。当前树立统筹观,就必须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科学发展观提出的那些需要统筹的重大关系,促进各方面协调发展。

当前,需要统筹兼顾的重大关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坚决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着力解决好“三农”问题,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

——统筹区域发展,就是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逐步扭转区域发展差距拉大的趋势,形成东中西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就是要在大力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发展,加快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社会保障、社会管理等社会事业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在精神文化、健康安全等方面的需求,提高人的素质和人力资源能力,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有机统一。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就是要高度重视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就是要处理好国内发展和国际环境的关系,既利用好外部的有利条件,又发挥好我们自身的优势,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立足于扩大内需,把扩大内需与扩大外需、利用内资与利用外资结合起来,努力实现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相协调。

——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就是要尊重基层和群众的首创精神,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合理划分经济社会事务管理的权限和职责,做到事权与财权相匹配、权力与责任相一致,既维护中央的统一领导,又更好地发挥地方积极性。

——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就是要坚持从全体人民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出发,做到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既切实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又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就是要深刻认识国内大局和国际大局、内政和外交的紧密联系,善于从国际形势和国际条件的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方向、用好发展机遇、创造发展条件、掌握发展全局,做到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内外兼顾、趋利避害,为我国发展营造良好国际环境。

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其实就包括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我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国家的全局性利益与地方的局部性利益,国家的全局性问题与地方的区域性问题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这一关系的目标和原则,是既要有体现全局利益,有解决全局性问题的统一性,又要统一指导下兼顾局部利益,有解决区域性问题的灵活性;既要有维护国家宏观调控权的集中,又要有集中指导下赋予地方的必要的自主权,从而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有专家提出了关于强化宏观调控、正确处理地方与中央关系的几点建议,值得参考。这几点建议是:

第一,针对地方集权所带来的问题,宏观调控的最高指导原则是:必须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改变以GDP为导向的执政业绩目标,建立一套新的考核和激励约束机制。

第二,加强对地方政府的治理,规范地方政府的行为,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促进地方政府的职能转变。宏观调控的关键还是在于约束、规范地方政府的行为,使其纳入到“服务型”而不是“投资型”的轨道中去,把“经济建设型政府”转变为“公共服务型政府”。必须借宏观调控之机重塑地方的政经关系,从根本上消除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

第三,中央政府需要重新集权,控制地方政府的行为,并加强多种形式的督察。

第四,构建中央与地方两级调控的关系,实行中央宏观调控和地区性中观调控。中央和地方在宏观调控中都应该把结构调控放在首位,宏观调控权必须集中在中央。中央和地方的两级调控应更多地建立在规范性的规则和制度的基础之上。

第五,从具体实施和手段工具方面看,宏观调控要做到“有的放矢”。

第六,限制地方政府无限扩张的财权,改变地方经济的土地财政特征,是削弱地方集权、抑制腐败的重要途径之一。

第七,依法行政,捍卫国家法的尊严,保证全国范围的司法统一,是实现国家宏观调控,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也是处理地方与中央关系的最基本原则。为此,必须加快立法进程,从制度上为地方政府的“越轨”制造障碍。

在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各种重大利益关系时,“统筹”的含义,就是要设计出一套规则、制度或社会规范,让各方面利益,包含地区利益、部门利益、行业利益等,无论是群体、地区、部门、企业还是个人,在追求自己利益最大化的同时,服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当前,社会利益格局发生着重大的变化,个人利益、团体利益、阶层利益正在突破原有的边界和格局,个人的道德变量在社会发展中表现得越来越明显。此时提出“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统筹兼顾,就是要从全局出发,系统设计,通盘考虑,照顾到方方面面,协调好各种关系,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实现局部与局部、局部与全局良性互动和最优发展。

新形势下,国际局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一个突出的特征,就是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特别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的阶段,使得我们发展的竞争半径更加扩大,国际关联度和参与度更加密切和深刻。我们今天是在对外开放环境中谋发展,对外开放要服务于国内发展和改革,国内发展和改革也要考虑国际环境。现在,我国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日隆,国际交往日益频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其意义非同寻常。这是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对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内政外交各项工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都将产生十分重要的作用。

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这就要求我们的各级领导者着力提高战略思维能力,既努力掌握国内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各种本领,又努力掌握对外政策和国际关系方面的相关知识;着力提高综合决策能力,既善于把国内因素作为决策依据,又善于把国际因素作为决策参考;着力提高驾驭全局能力,既善于处理国内事务,又善于处理涉外事务;着力提高引导舆论能力,既善于营造良好的国内舆论氛围,又善于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