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写在前面的话

领导干部人文读本 作者:高敬


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意思是,人的生命有限,而知识无穷无尽,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这也太让人疲困了。这话,既对,也不对。说它对,是因为说出了实情:自有人类文明以来,往圣先贤与芸芸众生创造与传承下来的知识,浩如烟海,繁若沙尘,已绝难由某个个人、机构、甚至某个民族群体而一览无余,穷耗全部人类的智力也难以掌握净尽。区区个人,人寿几何,又岂能随此“无涯”之旅?那不过是以蝼蛄之命,求千秋之境罢了。说它不对,是因为果如庄老夫子的态度,就此偃旗息鼓,人人都不再追求和掌握知识,则人类文明无疑会就此中绝,人类社会也将倒退回史前时代,筑一居室以求栖身,谋一舟车以求代步,乃至吟一诗文而志情怀……这些都将不可能了,因为这些都依赖于各种知识的创造与传承。

庄子所言,揭示了我们每个人都面临的尴尬:个人的智力与精力有限,绝难全部掌握我们生存、发展所需的全部有用知识,但我们个体的发展与境遇的改善,又离不开这些知识。那么,如何解决这一困境呢?恐怕迄今我们也无万全之策。有的话,不外乎两途,一是人类彼此分工合作,一些人掌握一部分知识,另一些人掌握另一部分知识,合起来有如拼图,勉强可呈现全部知识之全貌;一是尽量删繁就简、去芜存菁,俾使个人可最大可能地掌握各种知识,这个方法,用古人的话说,就是尝一脔而知鼎镬,窥一管而知全豹。由此才有古往今来的各种选本和读本。外国的且不论,单说中国自古就有的这个传统。孔子删定诗书即为一例,按学者的考证,孔子之前,诗有三千之数,而经孔夫子删定之后,变成了“诗三百”,即为流传至今的《诗经》;往后的如《昭明文选》、《古文观止》延续的是蒐集文学精华的职能,《通鉴纲目》承担的是总结史传要旨的使命,延至后世,各种词典、全书与百科全书,无不以删繁就简、整齐囊括为宗旨。即如领导干部所熟知的《毛泽东选集》,也是选取领袖一生创造的知识之荦荦大者,荟于数册,传知众人。

现今这样的时代,领导干部面临的环境与往昔大有不同,海量的信息知识等着他去甄别、分析,前所未有的复杂事端等着他去抉择、化解,纷繁复杂的关系等着他去筹难和应对。每天都在信息的海洋中泅渡,在困难的处境中抉择,没有相关的知识和修养,是难以顺利承担领导职责的。作为领导干部,固然可以借助同事、部属甚至朋友的知识与经验为我所用,但要做到“四两拨千斤”,终究自己也要有那“四两”的分量,即自己必须具备基本的知识、修养和经验,才能做到比较合理地利用他人的知识与才干。

这些基本的知识、修养如何习得呢?皓首穷经搜罗剔刮地去学,那是学者的方法和生活,一般的领导干部没有这样的时间和条件,自顾自地摸索学习,亦有事倍功半之虞,而培训机关的系统学习内容又不免有急用急学的弊端。因此,编选一些为领导干部在政务之余,系统培训之外,可以根据自己兴趣爱好和知识结构而选择阅读的知识读本,就是一桩大有裨益的事了。《领导干部人文读本》即为承担这一任务而作。

编选本书的宗旨是,荟萃古今中外的人文知识精华,服务于领导干部提升知识修养。其编选的原则是,首重知识的精要与厚重,其次注重阅读的轻松体验,同时兼顾知识的全面。   

在编选之初,我们即确定“取精用弘”这一原则,尽最大可能择取那些对于从政者来说必不可少的知识精华,这包括古今中外的著名政治家、政治学者、哲学家、历史学家对于政治这一职业、对于政治生活之内容的思考,他们的观念影响人类社会至深至巨,不容忽视,智者智语,读来令人灵窍大开。

如韦伯在《以政治为业》中分析道,“有三种前提性的素质,对于政治家是决定性的:激情、责任感和恰如其分的判断力。”至于这三种素质具体为何,又如何影响从政者之命运,细读其文,自见分晓。培根说,“身处高位者是三重意义上的臣仆——君主和国家的臣仆,荣耀的臣仆以及事业的臣仆。所以,他们没有自由——没有人身的自由,没有言行的自由,也没有支配时间的自由。”(《论权势》)对于此语,想来各位领导干部心中亦有戚戚焉。中国哲学家冯友兰说,“一人之成为大人物,至少要有两个资格:(一)要有特别的才能,(二)要别人相信他是大人物。……大人物之成大人物,犹如拉车夫。车初走时,车夫要大费气力,至于走开以后,车有自己向前之势,于是车夫用力反小,只随其势而自走。车走愈快,其向前之势愈大。此犹大人物愈大,其作事更容易。不过这当然必先假定车夫之继续随车势而跑。若车夫自己不走,专靠车之向前之势之推之使走,则犹之程咬金的斧,虽能哄人,终危险也。”(《大人物之分析》)这话取譬虽俗,但亲切有味,而且和亚里士多德的名言“成功是一种惯习”不无暗合。周恩来的“修养七条”,于平淡中见功力,如果不是专门编选进来,一般读者是难以见到的。

“取精用弘”这一原则还决定了我们选择呈现给大家的是那些塑造人类政治文明的重大观念或理念,或者是其根源,或者是其代表性人物之论述。如,关于“共和国”之观念,西塞罗给共和国下的定义就是“人民的财产”(西塞罗《人民的财产》),这是“共和国”之定义中最为著名者。我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这国号之含义不可不追问一二。孟德斯鸠说:“严厉的刑罚比较适用于以恐怖为原则的专制政体,而绝不适用于以荣誉和品德为原动力的君主政体和共和政体。”这一观念,开启了后世司法和刑法改革的漫长征途,现在国际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废除死刑,至于酷刑也近乎销声匿迹,这种情势无疑得益于孟德斯鸠和贝卡利亚(《关于逮捕》)等人观念的推动,追本溯源,我们有必要重温这些哲人的经典。其他如民主、法治、自由、权利等等观念与制度,在此选本中多有体现。

轻松阅读始终是我们追求的效果。本书所选内容,没有一般学术著作那种佶屈聱牙的风格,都是大白话,朗朗如青松,畅快如流水,但轻松而不轻薄,浅显而不浅陋,都是大家大师之作,读来有如闲话家常,娓娓道来,绝不枯燥。如钱穆谈人生:“若我一生的记忆,更没有一件值得重再唤起的,那则今天想不起昨天,明天想不起今天,天天活着,无异于天天死去,刻刻活着,无异于刻刻死去,其人既无人格可言,亦无生命可言,他虽生如死,名为人,而早已成为鬼了。若其一生经验,时时有值得重新唤起的价值,在今天要唤起昨天的我,在明天要唤起今天的我,那其人一生如一条纯钢,坚韧地交融成贯,再也切不断,这该是一种最理想的人格。他虽一样是个人,却已确具有神性。他死了,他的一生重在后代别人心里不断唤起。后世人时时再记忆到他,那他便成其为神了。”这就是一种深刻的人生体验所积淀成的人生哲学,对于我们反思自身的生活,增强个人的修养不无裨益。

这种阅读效果,是我们别出心裁刻意为之的。如为了避免太多的专业术语和理论,我们刻意选择了一些哲学家、历史学家谈政治的内容,选择了一些政治家、科学家谈文学和艺术的内容,选择了一些人文学者谈科学的内容,这些人用外行能理解的语言谈内行的问题,效果当然别有境界,不同凡响。

既然是选本,知识的全面性是必须照顾到的。例如关于政治这部分内容,读者可以发现,西方政治思想史上那些最为重要的政治哲学家和思想家,我们大体都照顾到了,而中国传统政治观念方面,通过名家如梁启超等人的转介,也多有涉及。这种全面性最主要体现在中外知识的平衡方面,我们选择了大量的西方知识经典,但也择取了中国古今的众多精华。毛主席说:“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这种工作过去还做得很不够。这不但是当前的社会主义文化和新民主主义文化,还有外国的古代文化,例如各资本主义国家启蒙时代的文化,凡属我们今天用得着的东西,都应该吸收。”这种要求,也是我们编选文章的指导原则之一。

知识的全面性还体现在我们选取的文章基本涵盖了所有人文知识领域,大凡政治、哲学、历史、社会、法律、文学、艺术、科学普及,乃至人生体验,无不有所涉及,只有极个别的领域如经济,因为太过专业具体,我们没有选取。所以,说此书所选内容是古往今来人文知识的精华,虽有自夸之嫌,却也相去不远。至少,这是我们希望达到的境界。

当然,由于编选者学识有限,所选篇幅有限,编选内容难免有遗珠之憾,这种遗憾,只有留待此后通过更多更丰富的选本来弥补了,望读者诸君谅解,并拭目以待。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