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3年至1840年,史称“明中叶至清末鸦片战争时期”。也许是应了老子的“物壮则衰”、“物极必反”的断语,明初时郑和“七下西洋”既是中国古代航海成就的巅峰,也是中国航海事业由盛转衰、由进变退的转折点。
14世纪70年代,整个世界历史已经进入封建主义转向资本主义的前夜,中国的封建社会制度也开始进入晚期。在渐趋保守和没落的明朝统治下,宋元时期的航海贸易政策受到了否定,实行了由中央政府直接控制的“赍赐航海”政策,对民间私人航海贸易采取了严厉的海禁政策。来自海上的外侮也接踵而来。
到了明世宗嘉靖时,除了沿海倭寇侵扰外,葡萄牙殖民的势力也来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15世纪末,葡萄牙的海外扩张达到高峰,殖民者经好望角到达印度西海岸,进而向东亚扩展势力。1511年侵入马六甲,阻断了中国与南洋各国的交往与贸易。
有资料介绍,16世纪明王朝的军队曾与葡萄牙殖民主义者进行过较量。1514年,葡萄牙一艘商船开到广东沿海。当时中国官员对高鼻子、红毛发的西方人闻所未闻,但允许他们将所带来的货物卖掉后回国。葡萄牙商人因此得利丰厚。1516年,4艘葡军舰队强行驶入中国内河,开往广州,强占广东东莞的屯门岛海岸,并在那里盖房围栏,安营扎寨,屯兵造武器,飞扬跋扈、不可一世。1521年,明世宗(嘉靖皇帝)下令实行海禁。葡萄牙国王派甫恩多灭儿率领一支由5艘巨舰、1000多名士兵组成的舰队闯入中国海域,还在大屿山强行登陆驻军布防,蛮横地要求明政府与之签订通商协约。中葡之战由此点燃导火索。由于葡萄牙使用的是火器,中国军队只有铁器,因此初战中国失利。1522年12月,广东海道副使汪鋐在反复研究克敌制胜之法、学习掌握葡军火器制造工艺之后,利用近战、火战,一举将葡萄牙舰队击溃,甫恩多灭儿乘小船才得以逃生。从此,葡萄牙人被赶出了广东屯门一带。1553年葡人托言商船遇到风暴,水浸贡物,请在澳门借地晒晾。起初他们只是造茅棚停息,就船贸易;尔后逐渐建造居室扩充住地。1557年,葡萄牙人用欺骗手段才又租赁了澳门,回到中国沿海。
从总体上讲,自明初到穆宗隆庆时,明廷的对外贸易基本上是实行所谓“海禁”,即禁止商人与海外通商。其目的,一是加强海防,“寸土不许下海”就在于切断海上联系,以防止国内的反乱与海外的侵扰;二是由官府独占海上贸易,以防侵犯官府商利。后来,福建巡抚许孚远总结以往海禁的教训,认为“市通则寇转而为商,市禁则商转而为寇”,遂在奏疏中提出,开放海禁不但于国有利,而且也是加强海防的最好办法。此后,海禁时紧时松,朝廷禁海与开海之争一直未停息。
清,顺治十七年(1600年),清政府曾迫使沿海居民内迁30里,明代与南洋、日本诸国的海上贸易基本中止,只有台湾郑氏继续开展海外经营。
三藩战后,康熙帝下令开海,准允沿海居民迁回旧居,开放原来的海禁,以发展海外贸易。当时海外贸易发展到日本、东南亚,远至欧洲。有资料介绍,康熙二十七年远航日本长崎的船只就达到192艘;每年赴东南亚的商船大约为30~40艘左右。顺治至康熙初年,先后通航荷兰、英国、法国、葡萄牙等国。从总体上讲,这一时期清朝在海外贸易中一直处于有利的地位,史料中记载康熙二十三年开海后的情况是“可谓极一时之盛”。
1683年6月,康熙帝曾起用施琅征伐台湾。施琅所率战船,百船分列东西,自督56船分八队进兵。经过海上激战,全歼郑氏水师,占领澎湖,8月进驻台湾。足见当时的海上军事力量雄风之大。
1716年,康熙帝下令禁止南洋贸易和限制出海,目的是防范东南沿海人民与海外的联系,这一举措,极大地限制了海外贸易和沿海各省工商业的发展。
乾隆时期,英国已经不断在海外殖民,向东方扩展势力。护送货船的英国兵船,经常在中国东南沿海侵扰,截掠他国船只。
嘉庆时,曾对英国兵船在沿海的侵扰行为予以坚决制止和回击。
从总体上看,清王朝在鸦片战争前二百年间,基本上是以禁海闭关为其政策的支柱,以停止贸易作为防范外国侵略的武器。从鸦片战争开始,在以后的海上交战特别是甲午海战中,几乎无一例外都是以中国水师的失败而告终,这些众所周知的史实,现在已经被列为中国爱国主义教育的教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