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以为然,他给宪宗上了一篇《论佛骨表》。在表中,韩愈从儒家传统的夷夏之辨的立场出发,认为 佛者,夷狄之一法耳。 他指出,在佛教传入中国以前的远古时代, 天下太平,百姓安乐寿考 ;自汉明帝时佛教传入中国以后, 明帝在位才十八年耳。其后乱亡相继,运祚不长。宋、齐、梁、陈、元魏已下,事佛渐谨,年代尤促。惟梁武帝在位四十八年,前后三度舍身施佛,宗庙之祭,不用牲牢,昼日一食,止于菜果。其后竟为侯景所逼,饿死台城,国亦寻灭,事佛求福,乃更得祸。由此观之,佛不足事,亦可知矣。 (《韩昌黎集》卷三十九)显然,韩愈列举这些历史事实,是为了向宪宗说明 事佛求福 ,是根本靠不住的,这一着正好击中了宪宗的要害。所以宪宗览表之后,大怒,欲加韩愈以 极刑 。赖裴度、崔群力救,才改为贬潮州刺史。
韩愈不仅在政治上积极 辟佛 ,而且企图利用儒家的思想材料,创立一个能与佛教和道教对抗的新的思想理论体系。这是因为自从佛教在东汉传入中国之后,一方面由于它自身思辨体系比较严密,另一方面又逐渐与中国传统思想某些内容相结合,因而受韩愈像
到越来越多的人信仰,颇有取儒家传统思想的地位而代之的趋势。这不仅是对汉代以来,儒家思想正宗地位的严重挑战,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严重挑战。因此如何创立一个新的理论体系与佛教的理论体系相抗衡,便成了当时思想界面临的一项严重任务。韩愈意识到了这一任务,并企图努力完成这一任务,这是他的卓绝之处。但韩愈在创立新理论体系的方法上,却存在着明显的缺点:这就是他只注意民族思想传统的继承,而忽视甚至排斥对外来文化优秀内容的吸收。
韩愈在他所写的《原道》、《原性》、《原人》、《原鬼》、《原毁》等五篇体例相同的著作中, 提出并论述与释道教的 道 相对立的 道 以及与祖统相抗衡的道统。 [1] 韩愈在《原道》中说: 吾所谓道也,非向所谓老与佛之道也。 那么,韩愈的 道 的内容是什么呢?这就是传统儒家的仁和义。他说: 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 凡吾所谓道德云者,合仁与义言之也。 (《原道》)韩愈还认为这个 道统 在古代一直是存在的,只是到孟子以后中断了: 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
(《原道》)显然,韩愈是以继承和宏扬自孟轲之后不得其传的道统而自居的。他当时和柳宗元、李翱等人倡导的古文运动,提倡 以文载道 ,其目的也是为了用最恰当的语言形式宏扬道统。
从韩愈对道统的分析可以看出,他对传统文化,主要强调的是继承,而缺乏自觉的创新意识。毛泽东所不满意于韩愈者,亦正在此。所以他在1964年8月18日谈话中说: 韩愈不讲道理, 师其意,不师其辞 ,是他的口号。意思完全照别人的,形式、文章,改一改。不讲道理,讲一点点也基本上是古人的。 韩愈 师其意,不师其辞 的 口号 ,出自《韩昌黎集》第十八卷《答刘正夫书》。刘正夫之 正 或作 岩 。韩愈在该信中说:
问为文宜何师?必谨对曰:宜师古圣贤人。曰:古圣贤人所为书具存,辞皆不同,宜何师?必谨对曰:师其意,不师其辞。
[1].侯外庐主编:《中国思想通史》第四卷上册,第331页。
对于韩愈说 师其意 的 意 字作何理解,学术界有不同看法。一般
多解为 思想 ,也有认为是指作文时对遣辞命意的精心构思[1],但毛泽东
的理解还是按通行解释的,即认为是指 意思 、 道理 。
要说明的是,韩愈的道理尽管如毛泽东所说, 基本上是古人的 ,儒家
的,但他并不是没有一点创新。特别是要创立一个新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