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章太炎与黄侃:大国手门下出大国手(23)

浪淘尽:百年中国的名师高徒 作者:刘宜庆


概不问,领土大小,军容赢诎。

文化同肩维护任,武装合组抵抗术,

把野心军阀尽排除,齐努力。

我中华,泱泱国,爱和平,御强敌。

两年来,博得同情洋溢。

独立宁辞经百战,众擎无愧参全责。

与友邦共奏凯歌曲,显成绩!

蔡元培寓居香港,化名周孑余。出处在于《诗经》大雅《云汉》:"周余黎民,靡有孑遗。"周乃蔡之母姓,故喻母周之子。他在香港深居简出,绝少公开活动。唯一的一次公开活动是出席美术展。1938年5月20日,蔡元培应宋庆龄的邀请,出席由"保卫中国同盟"及"香港国防医药筹赈会"于圣约翰大礼堂举行的美术展览会,并公开发表演说,宣传"美术乃抗战时期之必需品","抗战时期所最需要的,是人人有宁静的头脑,又有坚毅的意志,……而鄙人以为推广美育,也是养成这种精神之一法"。

1940年蔡元培正积极准备入内地时,患了重感冒。3月3日清晨,蔡元培在寓所起床时,忽觉头晕目眩,失足仆地,随即口吐鲜血。家人急召医生诊治。由于时为星期天,商务印书馆特约西医朱惠康至中午始到,后玛丽医院内科主任凌医生应请前来会诊,疑为胃疾,建议住院治疗。翌日,由周夫人和朱医生侍伴,送蔡元培过海到跑马地香港养和医院救治。

在蔡元培入院前后,王云五都曾前往探望。4日晚9点,蔡元培胃出血。5日,原定继续输血,早晨8点钟,王云五接到医院通知蔡元培病情转危的电话,一面赶往医院,一面通知商务印书馆在职工中征求捐血者。急救不及,蔡元培先生于9时45分病逝,享年73岁。他的遗言中有"我们要以道德救国,学术救国"的话。除家属蔡夫人周养浩及内侄周新当时在场外,王云五成了蔡元培朋友中惟一随侍病榻的送终者。

蔡元培病逝后,吴铁城、王云五、许地山、叶恭绰、简又文、张一麟、陈彬和等组成治丧委员会,治丧处设在香港商务印书馆。3月7日,蔡元培的遗体在香港摩理臣山道福禄寿殡仪馆入殓。蔡元培一生清廉,身后无一点积蓄,衣衾棺木的费用,所欠1000多元的医药费,都是王云五代付的,以后子女的教育、抚养费,也都得到了先生好友、学生的资助。{1}

3月10日是出殡的日子,香港前往执绋者竟达五千余人。蔡元培的灵柩最后被安葬在港岛南端的香港仔华人永远坟场。京师大学堂校友叶恭绰书碑刻:"蔡孑民先生之墓。"

蔡元培逝世后,国民党总裁蒋介石在陪都重庆主持公祭,红都延安则举行各界追悼大会。毛泽东特发唁电:"学界泰斗,人世楷模。"周恩来送挽联:"从排满到抗日战争,先生之志在民族革命;从五四到人权同盟,先生之行在民主自由。"

一代学术宗师驾鹤远行,无尽哀思尽留心中。蔡元培的新老朋友、北大门生纷纷撰文悼念这位"学界泰斗"。王云五深情地写下一副挽联:"百世导师精神不死,半生知己印象永留。"《哀挽录》中有一联云:

打开思想牢狱,解放千年知识囚徒,主将美育承宗教;

推转时代巨轮,成功一世人民哲匠,却尊自由为学风。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