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7节:捌房谋杜断(3)

贞观之治 作者:刘后滨


房杜二人当然明白李世民对他们的重视,两人也是竭尽所能,辅佐世民。

即使是在要将性命赌上的玄武门政变中,房玄龄和杜如晦也没有退缩和犹豫。

2、玄武门事变中的首席功臣

武德九年(626),玄武门事变前夕。建成与世民的矛盾已经激化,正面冲突一触即发。秦府的僚属都很为此担忧,有人不知道要怎么应对,有人心中暗想计策,却又不敢发言。

房玄龄也已经想好了对策。他清楚地知道现在的局势和李世民的想法。以他的了解,李世民恐怕早已经有了夺储的念头,只是缺少一个公开的时机。房玄龄决定担当这个公布人,而且要巧妙。

“长孙大人,在下有一事相商。”房玄龄找到长孙无忌商量,他是李世民最亲近的人。

“房大人请说。”长孙无忌也不是一般人物,心中如何不明白。

“现在秦王与太子的嫌隙已经公开化了,矛盾真可以说是一触即发。朝廷中各有所向,人人都在揣测,不知道事情会怎么发展。一旦出事了,那就是大乱子。到时候不但危及秦府上下,还会影响到国家社稷啊。在这紧要关头,我等要深思熟虑才是,不能让秦府和国家陷入混乱之中。”

长孙无忌点点头,“说的很对啊,依房大人看,现在怎么办?”

房玄龄继续说道:“依我看,为今之计,只有劝秦王行周公故事。这样对外安定国家,对内稳定宗室。古人说做大事不拘小节,现在就不能拘小节忘大义啊。不然身败名裂,什么都晚了呀。”

房玄龄的意思当然是要李世民先发制人,武装夺嫡。长孙无忌洞察一切,怎么能不明白?只不过不愿意最先表示出来而已。如今房玄龄既然说明白了,他当然没有不同意的道理。于是当即表示赞同,说道:“所言极是。在下也正有此意。我即刻将此意告诉秦王,我等好好计划商量。”

“好。我在此等候。”两人心照不宣,都明白事情的紧急。

其实这已经将房玄龄善于谋划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他没有直接奏请世民,而先告诉了长孙无忌。这是因为,一来长孙与世民的关系更加亲密,由他去挑明比房玄龄这个外人更合适;二来玄龄也想试探一下长孙的意见,获得更多的支持。

借助房玄龄这一巧妙的转换,世民君臣正式进入了夺嫡的谋划当中。

李世民听了长孙无忌的汇报,马上就召见了房玄龄。

“玄龄,如今的形势,不容乐观,该如何才好?”李世民心中自然有考虑,但毕竟一些话还是不能明说。

房玄龄绝顶聪明,又了解李世民,略一思考,答道:“自古以来,社稷遭遇危难,均靠圣主,救于将倾之际。古今同理,时异事同。殿下功在天下,自然有神明相助,上天眷顾,拨乱反正,是天降的大任,又岂是人力所能达到的?”这一席话,说得冠冕堂皇,但意思谁都清楚:要出手了!

李世民沉思了一会,也许真的是要赌一把了?

“请如晦也来吧。”房玄龄知道这种时候需要的是一个斩钉截铁的人。

世民点了点头。房玄龄心中暗道:事定矣。

明争暗斗走上了最后的决战,紧锣密鼓的策划正式开始了。

而建成、元吉也当然不会坐以待毙,他们知道房、杜是世民的左右手。于是二人在高祖面前诋毁房、杜,高祖遂下令将他们逐出秦王府。

“玄龄、如晦,是我连累了你们二人。”李世民知道政治斗争的残酷,但此言却是出自真心。

“殿下何出此言?我等万万不敢当。”房玄龄道。

“现今如何是好?”李世民一下子也没了主意。

“我二人可在城中或城外找一栖身之处,保持秘密联系,再谋大计。”房玄龄说完,看看杜如晦,他也表示同意。

“若是父皇发现,你们不是违旨不遵?”

“殿下放心,玄龄与我会小心。此是上策,若我等离开,形势更加不利。”杜如晦说话简短有力。

三人互相交换一下眼神,房杜二人转身离去。

房杜二人离去之后,最贴心的人只剩下长孙无忌,李世民明显感到许多事情少了人商量,谋划的进程仿佛也减慢了。虽然他也私下与很多府僚谈过,却都没能最后决定一个周详的计划。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