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8节:玖走出接班人的困局(4)

贞观之治 作者:刘后滨


“是。也许是臣进谏方法不当,激怒了太子殿下。”张玄素有点紧张。

“爱卿做的很对。太子此举过分了。朕不会因为他是朕的儿子就偏袒于他的。”太宗在屋中踱了几步,说:“朕拔擢你,也是想让太子明白,朕对你直言进谏的做法是赞成的,希望他自己能有所收敛。”

“陛下所虑,真是深远,非臣所及。”玄素这才明白太宗的用意。

“以后你还要多多规劝太子,不要辜负朕的厚望啊。”

“微臣定当全力辅佐太子,请陛下放心。”

“先下去吧。”太宗有些疲倦了。

张玄素走后,太宗深叹一口气。他对太子这样很不满,可是又不忍心对他责备太甚。承乾是他第一个儿子,自己和爱妻都对他疼爱有加,这孩子真是有点娇生惯养。又因为他脚有毛病,更是不敢呵斥于他,总害怕伤了他自尊,现在反倒是不知怎么培养好了。如果皇后还在多好,也有个商量的人。想及此处,太宗又陷入了深深的悲伤中。

却说张玄素觉得深负皇恩,无以为报,只有认真帮助太子一途,于是上书给太子道:“朝廷选拔宫臣,乃是为了辅佐殿下,他日成一代明君。可是现在殿下几个月都不见东宫诸臣,臣等如何与殿下交流,又何以辅佐殿下。东宫之内,只有妇人,臣不知是否有如樊姬一样的人。”樊姬是春秋时期楚庄王的爱姬。楚庄王爱好打猎,不理政事,樊姬于是不吃禽兽之肉,来劝诫庄王。樊姬又鄙笑虞丘子,虞丘子因此非常惭愧,向庄王推荐孙叔敖为相,庄王由此称霸。张玄素希望以此规劝太子,让他不要整日在东宫之内,耽于声色。

可是太子根本不听,还是为所欲为,我行我素。玄素的意见如石沉大海。

不过跟太子詹事于志宁相比,张玄素还算幸运的。

“小声点,别被人发现了。”两个黑影蹑手蹑脚,来到一间屋子外面。

“看看,是不是他。”

“没错,就是于志宁,我在东宫见过他。”

“这人怎么得罪太子了?”

“成天向太子进谏,说太子干这个不合适,干那个不合乎身份。”

“那还不是为太子好?”这话说得更小声了点。

“别问那么多。太子叫咱们干,咱们就干。”

“好!”两人从怀中掏出匕首,轻轻插入门缝,“啪”一声,拨开了里面的门闩,走进屋去。借着微光,他们看见于志宁睡在草垫子上面,头枕着石块,蜷缩一团。

“此人寝处苫块,正在守丧,真是个孝子啊。”其中一人有些不忍。

虽已是农历五月,但夜晚凉风袭来,还是让人一个冷颤,睡在那里的于志宁也缩得更紧了。“杀如此之人恐怕咱们会遭报应的。”另一个人也深有同感。

“先出去再说。”两人又折返回去,关上屋门。

“咱们怎么办?”

“实在不忍心下手。不如算了吧。”

“那如何向太子交代?”

“就说府中戒备森严,没能找到机会,猜想太子也不会严厉责备咱们的。”

“说的是。太子恐怕也是一时气愤。”

“那你我回去复命吧,别说漏嘴了就行。”

说罢,二人趁着夜色,翻过院墙,离开了于志宁府上,径直向东宫去了。

承乾还在等消息,正着急,就看见二人回来了。

“张思政、纥干承基,你们得手了吗?”太子见了两位刺客,就焦急问道。

“臣该死,没能完成太子殿下交代的任务。”二人一起跪倒。

“怎么?出什么事了?”

“于志宁府中看守很严,找不到下手的机会。”张思政说。

“是啊,我们观察了很久,怕是他府中有什么大事,加了人手。”纥干承基赶紧补充。

“他因为母亲去世,去职了一段时间,刚刚起复就职,难道府中因为这个原因人手多吗?”承乾不明就里,只好猜测一番。

“臣等不知。但是没能顺利完成使命,请殿下降罪。”

“算了。也不过是再听他唠叨几句。”承乾果然也没有责备他们,“不过这于志宁也真是烦人。一会说我建造宫室会妨碍百姓的农时,一会说我亲近宦官会覆亡国家,一会说我役使司奴等,又不让我听流行歌曲,偏说那是郑卫之乐、靡靡之音,还不让我私自见突厥人,还真不知道我这个太子还能干什么,我与他地位孰高孰下?”承乾一副愤愤不平的样子。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