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9节:玖走出接班人的困局(5)

贞观之治 作者:刘后滨


“殿下息怒。都是臣等不好,没有能为殿下除去此人。”

“这次算他命大。你们也不用如此,总有办法对付他。先下去吧,记住要保密。”

“是,臣等告退。”两人相视一下,连忙退了出来。

“还好咱们没有动手,不然就是杀了一个忠良之臣。”张思政感慨地说。

“是啊,我也有同感,还是个大孝子。太子殿下也太……” 纥干承基想说什么,却被张思政制止住了,“不要多说。祸从口出啊。”

纥干承基点了点头,两人不再多言,匆匆而去,身影淹没在夜色之中。

2、储位之争的历史重演

任何事情,一旦开始,就会渐次发展,不仅回不到从前,也难停止。太宗已经起了偏爱之心,自然看魏王越来越喜爱,看太子越来越不顺眼。即使是他明白这样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然人的感情又岂能骤开骤关?在理智与情感的抉择之中,谁胜谁负?大唐帝国的命运又将走向何处?

“这《括地志》编写得很不错!五百多卷的篇幅,全面叙述了本朝建国以来政区的建置沿革,对各地山岳、河流、人物、风俗、物产等都作出了详细的介绍,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很有文采,还有益于朝廷掌握各地的情况。”太宗一边翻书,一边满意地看着站立在下的魏王泰。

贞观十二年(638),有人劝魏王,说古代的贤王皆招引士人,编修书籍,以立说留名。于是魏王奏请太宗同意,开始修纂《括地志》。先后将萧德言、颜胤、蒋亚卿、许偃引到府中,共同讨论编写。一时间魏王府文人云集,门庭若市。四年过去了,贞观十六年(642),终于将此书编修完成,魏王特上给太宗御览。

“承蒙父皇夸奖。儿臣真的是又高兴又不敢当。”魏王当然也是极力表现自己。

“朕打算将这《括地志》收于秘阁之中,流传后世。”

“如此殊荣,真令儿臣受宠若惊,谢父皇恩典。”魏王泰当即跪下谢恩。

“你,还有萧德言他们,朕都要重重地赏赐。起来吧,陪朕说说话。”太宗很喜欢和魏王讨论文学。

“是。”又正是新年,父子两人都想起那年太宗去魏王府的情景,时间真的过得飞快。

隔了几日,太宗收到职在谏诤的谏议大夫褚遂良的上疏,称魏王每月的用度超过了太子,不合礼制。太宗想起确实自己那日一时高兴,给魏王扩大了每月用物的限制。现在经褚遂良这么一提醒,太宗又理智了起来。他想,这样于国家的确不利。太子、诸王各有自己的位置,如果逾越了本分,那后果不堪设想。于是下令又恢复了魏王原来的供给。

可是才没过多长时间,太宗就又因为喜爱魏王,生出不合适的想法来。

某日,罢朝之后,宰相、大臣、谏官随同皇帝入阁议事。

“皇上,臣有一事要奏!”这声音,一听就是魏徵。

“爱卿直说吧。”

“皇上下令要魏王搬到紧邻东宫的武德殿去居住,臣以为此举十分不妥。”魏徵开门见山。

“魏王腰腹洪大,行动不便,住在武德殿,见朕方便,也更安全,有何不可?”

“臣知陛下爱魏王,常常想令其安全。可是陛下也要防止魏王生出骄奢之心,才是对其真爱。本来皇上准许魏王乘小舆到朝所,已是殊荣。现在皇上更令魏王移居武德殿。此殿在东宫之西,原来是海陵剌王的居所。虽然时异事异,但时人都以为不可。皇上要让魏王住在那样的嫌疑之地,只怕魏王自己心中也会不安的。” 李元吉死后追封海陵剌王,武德殿就是他为齐王时的住所,紧邻东宫,与皇帝起居之所也很接近。

太宗听了,当即醒悟,说:“差点就犯了这个错误啊。朕马上让魏王返回原来府第。”

魏徵也不再多言,退了下去。太宗却因为刚才魏徵的话,心中思绪万千。东宫、元吉,这些都让他想到当年那段岁月。兄弟斗争的惨烈,仍令他心有余悸。如今自己如此宠爱魏王,会不会导致自己的儿子也陷入争夺之中,国家会否陷入动荡?朝中已经有了风言风语,再不赶快制止形势的发展,就怕为时已晚。对承乾,自己也有愧疚,若是真出事,又怎么对得起去世的皇后。太宗思来想去,甚是苦恼,仿佛体会出当日李渊的心境,不由长叹一声。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