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奥运智慧:财务独立获“新生”(1)

向奥运学经营 作者:罗建强


除了少数特殊机构或非盈利组织之外,大多数的企业在运作中都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一旦在财务上陷入泥潭,将会陷入极大的危机之中,根本没有发展可言。而企业盈利的实现,则有赖于其财务上的独立。

对企业来讲,财务独立具有极大的战略意义。一家依靠吃补贴的企业,就像一个习惯了乞讨的乞丐,他也许不会饿死,但也永远不可能有大的发展。大多数财务不独立的企业都难逃财务危机,比如我国20世纪90年代爆发的国企危机,就是因其依靠国家补贴度日、在财务上不独立而引发危机的典型案例。任何一家企业,只有保证财务上的独立,才会为自己的命运负责,才会想方设法盈利,才不会使自己陷入财务的泥潭,才会在现代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取得良性发展。

实际上,对于一些非盈利的组织机构来说,虽然可以没有丰厚的盈利,但至少要做到量入为出、收支平衡,即争取做到财务独立,否则将会对自身的发展造成严重阻碍。

1984年萨马兰奇上台以前的奥林匹克组织就一直陷于财务危机之中。奥林匹克运动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体育盛会,在1984年之前一直秉持着创始人顾拜旦的理想,即奥运会是一个由崇尚运动和古希腊精神的业余爱好者组成的非商业化的体育运动。但这种过于理想的想法显然是脱离现实的:每一届奥运会都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这让一直依赖于政府赞助、没有自己的商业收入的奥林匹克组织在20世纪后期举步维艰,甚至一度濒临破产。1896年在希腊雅典举办的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就险些因为经费问题而缓办。虽然希腊政府最终筹集到足够的资金使第一届现代奥运会得以举办,但奥林匹克组织也从此拉开了向各国政府和富翁“乞讨”度日的序幕。随着奥林匹克组织的不断壮大,国际奥委会的开支也日渐增多,显然没有一国政府在得不到回报的基础上愿意无限制地满足奥林匹克组织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奥林匹克组织的财务状况不断恶化。到1976年第21届奥运会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行的时候,奥林匹克组织的账面上只有不足20万美元的流动资金和200万美元的固定资产,这样的财务状况让奥林匹克组织到了几乎难以维持运作的困难境地。同时,由于管理不善,第21届蒙特利尔奥运会的工程费用一再追加,原计划花费28亿美元的主体育场最后完成时耗资竟达58亿美元之巨;原计划花费6亿美元的组织费用在实际运作中也超支了1.3亿美元之多。这一管理失误,使蒙特利尔奥运会欠下了20亿美元的巨债。短短15天的奥运会竟使蒙特利尔还债长达20年,这就是人们熟悉的“蒙特利尔陷阱”。1980年第22届莫斯科奥运会,奥林匹克组织幸运地得到了前苏联政府的大力支持。前苏联政府为奥运会斥资90多亿美元,但最终前苏联政府没有从奥运会上挣回一分钱,而且究竟亏损了多少,至今还是一个无法揭开的谜。

蒙特利尔和莫斯科的巨大亏损让各国政府都对奥运会敬而远之,人们把奥运会比喻成一个胃口极大的怪兽,一旦靠近就会被它吸进腹中。这样的印象当然极大地影响了奥林匹克组织的发展,很少再有城市和政府愿意申办奥运会,当然也没有哪国政府愿意给予奥林匹克组织非商业性的赞助。于是在为1984年第23届奥运会举办的申办会上,出现了只有洛杉矶一个城市参加的罕见情况。此时的种种状况表明,奥林匹克组织已经到了破产的边缘,急需改革,以尽快走出财务危机。这时,萨马兰奇以其长远眼光和具有战略思路的领导方式拯救了奥运会,以其领袖的力量驱动了奥林匹克组织的大逆转。

对奥林匹克组织的改革,萨马兰奇显然在上台之前就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1980年,上台伊始他就提出了一个清晰的设想:让奥运会在保持传统理想的同时,进行现代化、商业化转变,在保证原则不被改变的前提下完成奥运会的商业化进程。说来很简单,实际的问题却非常复杂,在改革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的阻力。但萨马兰奇非常明白,只有改革才能拯救奥运,因此在他的授意下,奥林匹克人最终克服了所有困难,出色地完成了奥林匹克组织的改革。以至于有观察家说:萨马兰奇总是能够抓住国际奥委会问题的主要脉络,他具有在三个不同维度里同时“下棋”的战略技巧。

萨马兰奇对奥林匹克组织进行改革的诸多措施都很成功,但这一切的成功都要基于其中一项最为重要的改革——财务独立。接过奥林匹克组织的大印之后,萨马兰奇就把工作重点放在了让国际奥委会实现财务独立上,在进行这项工作的时候,他要求公司内部加强组织团结,在处理此问题上一定要方向一致。

奥林匹克组织财务独立的重大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财务独立让奥林匹克组织掌握了独立的领导权

在萨马兰奇走马上任奥林匹克组织主席时,公司正处在破产的边缘,而此时正要在前苏联首都莫斯科举办的第22届奥运会,也因为政治原因被美国、前西德等发达国家抵制。财政危机加上陷入政治泥潭,让奥林匹克组织的影响力越来越小。而在此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乘人之危,虎视眈眈地试图将奥运会的领导权从“病入膏肓”的国际奥委会手中夺过去。刚刚上任的萨马兰奇完全了解奥林匹克组织的困难局面,他知道,绝不能将奥运会的领导权拱手让人。

经济是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经济一活,全盘皆活。萨马兰奇知道,要想牢牢握住手中的奥运会领导权,就必须让奥运会盈利,而要想让这项体育盛事由巨大亏损转为盈利,唯一的途径就是商业化。用萨马兰奇的话来说,那就是“商业化是使体育运动适应现代化社会的最强有力的一个因素。”而要想让自己能够无所顾忌地进行商业化改革,首先要做的就是摆脱对其他组织的依赖,让自己的财务独立于他人。所以,萨马兰奇做的第一项改革就是财务独立。刚开始摆脱对政界的财务依赖时,国际奥委会的财政状况不可避免地更加窘迫,但它的品牌依然在,其巨大的商业潜力就蕴藏在品牌之中。于是,掌握了独立领导权的奥林匹克组织展开了大刀阔斧的商业化改革之路。

二、财务独立更有利于维护奥运会的理想

顾拜旦在发起创立奥林匹克组织时,就是因为怕商业化破坏奥运会的精神,所以才在规章制度中明确规定不允许奥运会进行商业化运作。但过于依赖社会非商业性赞助的奥运会就像拿了别人东西的孩子,不得不在某些方面进行妥协。因此,非商业化的奥林匹克运动并没有人们想象中那么纯洁,反而是财务独立和进行了商业化运作的奥林匹克组织对商业化运作成功所依赖的核心要素更加明了,那就是非商业化的传统奥林匹克精神。也正因如此,进行了商业化改革的奥林匹克组织更加珍视奥林匹克精神,不允许任何破坏奥林匹克精神的行为发生,它尽心尽力地保护关于奥运会权利和奥林匹克精神的一切。

奥林匹克组织再也不会像非商业时期那样,对赞助者的一些破坏规矩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它绝不允许非赞助商越界推销。而且,财务独立的奥林匹克组织更加珍视奥林匹克宪章中的基本原则,它的商业化是建立在最高标准之上的,也从来没有为了短期内的经济利益大幅降低过自己的准则。例如,在20世纪90年代,私人电视台以高出公众电视台很多的报价购买奥运会的电视转播权,但此时的国际奥委会通过改革已不再是那个捉襟见肘的“穷孩子”了,它有更多的底气来抵挡高报价的诱惑,它也更有信心坚持奥林匹克精神中的这一原则:奥运会代表对机会的平等拥有,应该对每一个人开放。最终的结果是,国际奥委会选择了公众电视台,让全世界的每一个人都可以免费收看到奥运会的比赛。

金钱永远不会成为人们追随奥运会的标准,也不会成为人们追随奥运会的障碍。奥运会的财务独立和商业化运作让奥林匹克组织可以更自主地决定经济收入的方式,这当然更有利于维护奥林匹克宪章中的基本原则。就如,奥运会不禁止商业广告,但为了维护健康的形象,向人们传播健康理念,在它的比赛场馆以及运动员的比赛服装上从来都不允许出现任何形式的广告,而烟草和烈酒广告则被严格禁止进入任何和奥运会有关的舞台。正是财务独立,才让奥林匹克组织摆脱财务困境的同时,更好地维护了奥运会的精神。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