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护肤类市场相比,1914年时的彩妆市场规模仍然很小,而且对这类产品的需求主要是来自走在时尚前列的美国和欧洲的几个大都市。在美国,一些领先的百货商店如梅西百货等开始出售彩妆,还有诸如西尔斯等直邮公司也开始经销这类产品。70在巴黎,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年轻的中产阶级女性开始更频繁地使用彩妆,因此药店和百货店也都纷纷开始经销这类产品。71但是,即使是在这些时尚都市,彩妆的销量也并不大,只是相比过去而言,有些诸如香粉的产品已经开始受到人们的尊重,至于其他那些唇膏、眼影及指甲油等产品则一如既往,很少受到人们的青睐。
在那些与时尚关系不那么紧密的国家,彩妆则始终是禁止上市的产品类别。例如在瑞典,当地人仍然对彩妆有着强烈的道义谴责。72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很少有瑞典女性会使用彩妆,或者她们所称的“smink”,尽管当地已经有一些历史比较悠久的香皂企业,例如Grumme,早在1911年就开始推广一种“不会损害皮肤”的安全产品。到1914年,瑞典美容行业内出现一批相对固定的眼彩、有色唇彩以及胭脂等彩妆制造商,但是它们的规模通常都很小。一直到1918年,诸如Barn*|ngen等较大型公司以及一些小型新兴公司开始纷纷进入这一领域,从而推动了这一市场的发展。73
由于这个市场的规模相对较小,因此,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彩妆领域里并没有呈现出太多的全球化倾向,这就不足为奇了。这个时代,只有诸如科蒂和米伦斯等香水制造商们才能比较容易地把旗下拥有的香水形象成功地转化到彩妆产品中去,从而得以在时尚市场上进行一定规模的推广。赫莲娜?鲁宾斯坦则小规模地开始尝试打造跨国美容业务。总而言之,这些努力只能算是汹涌澎湃的大潮到来之前的几朵小浪花而已。
综述
与香水市场的发展并行的是让人们尤其是女性更具吸引力的产品和服务的发展。商人并没有发明多少类似的产品和服务,而是将主要的精力用于鼓励消费者去购买这些产品和服务,而不是呆在家里自己解决。和香水不同的是,这些产品的发展过程掺杂着更多有关正当性的问题。对于染发产品和香粉等产品来说,公司需要确保产品的安全性,而且还需要用广告来向消费者沟通这种安全,或者像许勒尔那样,通过与发型师合作一起推广这些产品。
更大的挑战还在于如何克服使用这类产品时可能碰到的道德阻力。到1914年,这仍然是未完成的使命。对于染发的社会阻力似乎比脸部化妆更难克服,而香粉则比眼影和唇膏更早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在这个过程中,塑造一个时尚的具有吸引力的品牌是关键。对于发型师、美容院从业人员和护肤品销售人员来说,找到有效的手段把品牌和时尚潮流以及明星们关联起来,是塑造高端品牌的前提,而且也越来越成为塑造大众品牌的重要手段。同时,新兴的时尚潮流,专门针对女性的美容类杂志等媒介手段的不断发展,在引发市场营销趋势发生变化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