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安意如
她在梦中回到南方的家乡。推开那扇木门,闻到小院悠远花香,沁人心脾。
孤月高悬。父亲在花下饮酒独酌。身后大片茉莉花聚拢花瓣,叶脉青翠饱满,花苞如一颗颗晶莹露珠。
“缦华,你回来啦。”父亲听到“吱呀”门响,放下酒杯,对她笑笑。转身指给她看,“你看,茉莉花又开了,我想你是时候回来了。”
那样淡然的语调和神情,仿佛她从不曾离去。但她知道,光阴的两岸,终无法一苇以航。
苏缦华自梦中醒来,眼角犹带泪痕。耿耿于怀,隐隐有不甘。这个梦后面的情节照例变得模糊。无论情节变幻,她的梦是主题始终一致的电影,纠结于性格上某种说不清道不明的顽疾带来的痛感,昭示着她看似均衡的性格中潜伏着巨大隐患。
多年以来,她一直思索,试图明了其中关窍,可惜除却梦境之外并无线索,挖掘不出,因此不能化解。唯有静待事情发生来考验。
醒来又去大昭寺,许多建筑在晚上会分外巍峨庄严,大昭寺亦不例外。
苏缦华在转经道上遇见尹长生。在梦境未消散的情绪冲击下,她这次没有犹豫。坦然走到他面前。将一瓶水,放在他身边。
长生抬起头来,看着她,拿过那瓶水,打开喝了一口。他说的第一句话是:“我好像在这里见过你。”
缦华呆住,那一霎,她只想大笑。所有看过的桥段都不及生活来得出乎意料。她磨磨蹭蹭,鼓足勇气来找他搭讪。他却在看见她的第一眼说,我好像见过你。
除此之外,他们还没说出第二句话。
他一语道破了她的心声。
凌晨四点,她跟随在长生身边。听着他磕长头的“啪啪”声响,回荡在凄清街道,声音穿透夜间的风,直抵人心,那声响仿佛是来自寂静天地的遥远呼唤。潜伏在她生命里。因长生而开启。
他的额头已结了厚厚的痂。神情淡泊,目光澄定。有转经的人陆续跟上来,看见他们。微笑嘉许,而长生亦点头示意。
缦华在他身后,心意安宁。这漫漫长夜,突然就天荒地老。如在彼岸,而她何其有幸,能与他同渡。
天边隐隐透亮。长生已不知在大昭寺前磕了多少长头,缦华陪着他,惊异他如此专注。每一个动作都虔诚得如同第一次俯身下去。
这幽深宁静的男子。偶尔休憩,坐下来喝水。肤色在晨曦中闪烁淡淡金光。
活泼阳光跃入眼中。迎着光,他眯起眼睛,神情放松,形容自在。眼角有细密皱纹,然而不显苍老。别有一种韵致。细看他年岁已然不轻,面容清矍,身材匀称,挺拔,结实,乍一看不过二十七八。
她默默端看他,怕眼泪会因喜悦和悲楚不由自主涌出来。于是拿过旁边的铺垫,一言不发磕着长头。
抬头仰望大昭寺的金顶,眼泪还是滑落,那温顺灵巧,仰首朝着法轮的双鹿,在泪光中闪烁。是如此喜悦。她此时的内心也温驯如鹿。
所能想到的话只有一句,转山转水转佛塔,只为途中与你相见。这一句,就将她半生的播迁道尽。
而今,她见到他。得偿夙愿。
人渐渐多起来,他们一起去刚吉吃早餐,共享一壶甜茶,继续聊天。才获知对方的名字。
苏缦华看着他,眼中光芒炽热,眼角眉梢俱是笑意。这是她无法自控的,亦无须遮掩。有一些人需要悉心分辨,有一些爱,需要反复掂量,需要经年之后,才明了本心。可能此时已渐行渐远,不能回转。而她在看见长生的第一眼,就知道他是自己失散已久的爱人。要紧步跟随,不计得失,不论前程。
她想。她何其有福德!能遇上这样一个人,他是她所追寻的真相。
如今。站在人生某种意义的终点上,长生离去。苏缦华终得明晰。她对长生,从一开始就不是世俗之爱,而是灵性的追索所蓬勃绽放的信仰之光,准确投射,应和到这个男子身上,她不能抗拒!为此天涯追随,粉身碎骨,亦甘之如饴。
究其本质。人与人无分性别,差异甚微。他们是在亲近另一个自己,探求自身的深渊暗壑,并试图跨越障碍,登临光明坦荡的彼岸。
而长生当时就清楚,眼前的女子对自己并无企图,无意痴缠。她不过是在探究,如探究一个久远的梦境。不同于他目睹过的那些活色生香,卖弄风情,招徕关注的女子。他连她的名字亦不知,却能够感觉到她内在涌动和他韵律一致的波澜。
在人群中一眼认出乔装的同类。
拉萨的阳光这样明媚丰沛。刚吉正对着大昭寺,在二楼上凭栏而坐。啜饮甜茶。长生微微侧着脸,逆光的轮廓俊逸如雕塑。而他转过脸来看她,眼眸清亮如星,嘴角笑意隐隐。
此时此地。时光静谧。流转无声。他们好似相处多年依然相契的一对爱侣。
此时长生清明如日,而苏缦华内心静洁如月。想起第一个与之恋爱的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