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在十五岁。她选择远离父母去外地上中学。母亲忙于事务,父亲独自去送她。站台上尖厉汽笛响起。在她登车之前,父亲匆匆拥抱她,交代一句:“自己小心。”
拥得很紧。她成年后第一次如此贴近父亲胸膛,吮吸到他的男人气息。父亲的心跳声伴随了她一路。一路怅然若失。
时隔不久,她回到家中。看到寥落失意的母亲,以为她是生意不顺。父亲不在家中,竟不是她以为的短期旅行。父亲去了终南山修道。从此之后,不再回转。
她惊到。想不到那一次送别,寥寥四个字。父亲是在跟她告别。
拿着父亲留下的存折。那是父亲给她留下的学费和生活费,足够她读完大学。这么一大笔钱,母亲都不知父亲从何赚来。这当时看来巨大的数字,仿佛是对母亲劳碌营役的绝大讽刺。
而他离去。是与母亲的断绝。他留给她一个名分,让她独自守着婚姻尸骸度过余生。
父亲是绝情的,但她竟无从恨起。心中清楚。父亲是为她拖延这么多年。等她长成之后,才选择离开。
他只不过是回到他原本的轨迹当中,继续他的命途。
缦华回到杭州,便接受一个男孩的追求,开始恋爱。她心中一无所求。是父亲骤然离去的失落让她急于寻找一件事来做,恋爱最便利。至于对象是谁,只要并不令她厌恶,都可以。是这样貌合神离。
这样的感觉一直延续。她对感情始终无法投入,保持冷静,旁观。这似乎是父亲遗留在她命中无法驱除的阴影。
那男孩亦是优秀学生。他们的恋爱,竟得到学校师长的默许。甚至老师公然对其他学生说,如果你们的学业可以如他们二人一样保持优异,你们也可以。
从中学,到大学。选择与同一个人恋爱八年,够得上一场抗战。在别人眼中,苏缦华稳妥,长情,相较于许多变化多端的女孩,她不可多得。而缦华自知,只是借此来免却更多的麻烦骚扰,她需要清静。她亦想好退路,长达八年的感情,大学毕业时,大可以以一句“没有感觉了”分道扬镳。
她感受到承袭于父亲的疏离,与母亲的忍耐。那是她性格中不可逃脱,难以超越的部分。所有的感情都涵盖在理智之内,如勒紧的缰绳。明明是不爱的人,亦可以相处安宁,在别人看来温存默契,胜过许多要死要活要分要和的激情爱侣。
她在长达八年的时间里,确定情爱真相不过是:如果不是灵魂相契的伴侣,所谓的恩爱不过是男女之间敷衍互酬的成熟演技。懒得折腾再换,因为适应而迁就相处,形成习惯。只要有心隐匿,外人根本无从得知真相。这与她自幼从父母身上获知的峥嵘事实并无不同。世上人多半如此,极少的那一部分,又不知从何寻觅。
她心存悲凉,消极应对。那天真男孩浑然不觉,兀自沉溺于人生第一次到来的爱情之中,燃烧热情持续。有许多次,她在他身边醒来。都有冲动摇醒他,告之真相。就连他第一次进入她,她亦不觉痛。那所谓珍贵的处子之身,在她,只不过是借用他的器具,破除了自身的禁忌。
她心中波折动荡,时时有泪如倾,常守着床前明月光,到天色渐明才辗转睡去。他浑然不觉,在她身边酣然入睡,嘴角笑意未隐。口中嘟嘟囔囔,翻身,发出轻微鼾声。醒来又会告诉她,他昨夜做了如何稀奇古怪,如何搞笑的梦。
她听着,报以微笑,温言以对。内心一场消黯。
八月的杭州,桂香满城。这熟悉的花香,是缦华记忆里起伏的味道,是她选择留在这里的原因。
明人高濂在《四时幽赏录》中备细言明这城四时风月闲事——
“春时幽赏:孤山月下看梅花。八卦田看菜花。虎跑泉试新茶。保俶塔看晓山。西溪楼啖煨笋。登东城望桑麻。三塔基看春草。初阳台望春树。山满楼观柳。苏堤看桃花。西泠桥玩落月。天然阁上看雨。
“夏时幽赏:苏堤看新绿。东郊玩蚕山。三生石谈月。飞来洞避暑。压堤桥夜宿。湖心亭采莼。晴湖视水面流虹。山晚听轻雨断雨。乘露剖莲涤藕。空亭坐月鸣琴。观湖上风雨欲来。步山径野花幽鸟。
“秋时幽赏:西泠桥畔醉红树。宝石山下看塔灯。满家巷赏桂花。三塔基听落雁。胜果寺月岩望月。水乐洞雨后听泉。资岩山下看石笋。北高峰顶观云海。策杖林园访菊。乘舟风雨听芦。保俶塔顶观海日。六和塔夜玩风潮。
“冬时幽赏:湖东初晴远泛。雪霁策蹇寻梅。三节山顶望江天雪霁。西溪道中玩雪。山头玩赏茗花。登眺天目绝顶。山居听人说书。扫雪烹茶玩画。雪夜煨芋谈禅,山窗听雪敲竹。除夕登吴山看松盆,雪后镇海楼观晚炊。”